
[Xi’an] 陝西省省會。位于關中平原中部渭河南岸,市區面積861平方公裡,市區人口220萬。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古迹有半坡遺址、碑林、大雁塔等,隴海鐵路從該市經過,它是中國西北經濟文化中心,機械、紡織工業占突出地位
以下是關于“西安”一詞的詳細解釋,綜合曆史、地理、文化及現代發展等多方面信息:
西安是陝西省省會,位于關中平原中部渭河南岸,總面積約1.08萬平方公裡,2025年常住人口超1000萬。其簡稱“鎬”,古稱長安、鎬京,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國務院批複的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和國際化大都市。
西安是中華文明重要發源地,曆史上曾有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建都時間超千年,被譽為“十三朝古都”。它與雅典、羅馬、開羅并稱世界四大古都,代表了中國古代文明的巅峰。
西安被列為國家中心城市,目标是建設具有曆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2019年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城鎮化率達74.01%,經濟活力與創新實力突出。
著名景點包括半坡遺址(新石器時代)、碑林(書法藝術寶庫)、大雁塔(唐代佛教文化象征)以及秦始皇陵兵馬俑等。
如需更完整的行政區劃或旅遊信息,可參考相關權威來源。
西安,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西”是表示方向的詞語,而“安”則是指心安理得、平安無事。因此,綜合起來,西安可以理解為一個指向西方、寓意平安的地方。
西字的部首是西部,表示的是方向,而安字的部首是宀,表示的是房屋,因此可以理解為在房屋向西方行進,并且能夠安享平安。
西字的總筆畫數為3,安字的總筆畫數為6。
西安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易經》一書中,用來指代人們行走到一個地方時的安全平順。而後來,西安也成為了中國一個重要的城市的名字,即陝西省的省會。在繁體中,“西”字和“安”字的寫法與簡體基本相同。
古代漢字演變過程複雜,西字在不同時期有過不同的寫法。最早出現的是甲骨文時期的“西”字形狀,類似于一個人向左走的樣子,而後來的隸書和篆書時期又有所變化,如今的“西”字形狀和繁體字相近。
安字在古代也有過不同的寫法,如金文時期的安字形狀類似于一個人頭放在兩個臂膀上,寓意安全平穩。後來的隸書和篆書時期又有所變化,直到現代的安字寫法。
1. 我計劃明天去西安旅遊。
2. 山西與陝西相鄰,處在中國的西北地區。
西安地鐵、西安市民、西安城牆、西安事變、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高鐵站
西部、西方、西南
東、東方、東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