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西安的意思、西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西安的解釋

[Xi’an] 陝西省省會。位于關中平原中部渭河南岸,市區面積861平方公裡,市區人口220萬。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古迹有半坡遺址、碑林、大雁塔等,隴海鐵路從該市經過,它是中國西北經濟文化中心,機械、紡織工業占突出地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西安作為專有地名,其釋義需結合漢語詞典的規範性解釋與曆史文化背景,具體如下:


一、字面釋義

西:方位詞,指方向,與“東”相對。

安:形容詞,意為“安定”“平安”。

西安:字面組合即“西方安定”之意,體現古代對西部邊疆長治久安的期許。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西”“安”的獨立釋義及地名命名邏輯。


二、曆史地理内涵

西安古稱長安,為十三朝古都(西周、秦、漢、唐等),是古代絲綢之路起點。其名稱變遷反映政治寓意:


三、現代語義延伸

  1. 行政定位:陝西省省會,國家中心城市,西北地區核心樞紐。
  2. 文化符號:以兵馬俑、城牆、大雁塔等标志性遺産,代指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
  3. 經濟角色:“一帶一路”重要節點,高新技術産業基地(如西安高新區)。

    來源:民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陝西省人民政府官網公開資料。


四、權威引用建議

(注:因未檢索到可公開引用的線上詞典條目鍊接,建議優先查閱紙質權威辭書或高校學術平台。)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關于“西安”一詞的詳細解釋,綜合曆史、地理、文化及現代發展等多方面信息:

一、基本概況

西安是陝西省省會,位于關中平原中部渭河南岸,總面積約1.08萬平方公裡,2025年常住人口超1000萬。其簡稱“鎬”,古稱長安、鎬京,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國務院批複的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和國際化大都市。


二、曆史地位

西安是中華文明重要發源地,曆史上曾有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建都時間超千年,被譽為“十三朝古都”。它與雅典、羅馬、開羅并稱世界四大古都,代表了中國古代文明的巅峰。


三、經濟與文化


四、現代發展

西安被列為國家中心城市,目标是建設具有曆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2019年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城鎮化率達74.01%,經濟活力與創新實力突出。


五、重要古迹

著名景點包括半坡遺址(新石器時代)、碑林(書法藝術寶庫)、大雁塔(唐代佛教文化象征)以及秦始皇陵兵馬俑等。

如需更完整的行政區劃或旅遊信息,可參考相關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賓禦不順眼嘲笑赤埴丑诋吹喇叭出家人大包電熨鬥鞮屦端言恩臨發心豐饋剛叉更待乾罷古壘過愆固陰沍寒寒洲浩大嗥叫後嗣嘩世取寵賤走驕抗截割盡數赳赳酒榼拘木困騰騰兩旦椋子戀酒貪花力耕鳴梭木镞漂濡彯組頻頻披削籤差七颠八倒青純清江使輕齎綱桑陸贍護稍禮設間石榴子式凴雙陸庶劫酸黃虀違别危橋無戰小軍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