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小貌。 漢 揚雄 《太玄·斂》:“閔緜之戒,不識微也。” 司馬光 集注:“閔緜,小皃。”
“闵綿”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闵綿指“微小貌”,即形容事物非常微小、細微的狀态。這一解釋在漢代揚雄的《太玄·斂》中首次出現,原文為:“闵綿之戒,不識微也”。北宋司馬光對此注釋:“闵綿,小皃(貌)”,進一步明确了其含義。
出處與用法
該詞源自古代哲學典籍《太玄》,用于描述對細微事物的警惕或觀察。例如原句強調,若忽視微小征兆(闵綿之戒),則難以察覺潛在危機。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修辭。
相關詞彙
與“綿”相關的成語如“綿綿不絕”“情意綿綿”等,均含“延續、細小”之意,但“闵綿”更側重“微小”而非“連續”。
此詞屬古漢語遺存,現代語境中幾乎不用,需結合具體文獻理解其哲學或文學意涵。
《闵綿》這個詞是形容人性格溫和、細膩、懂得關心人,善于體貼、照顧他人的品質。一般用來形容某人的性格或行為。闵綿的人善于察言觀色,善于關心别人的情緒,關心别人的需求,懂得照顧他人的心情。
《闵綿》的部首是門,表示與門有關。它的總筆畫數是14。
《闵綿》一詞的來源不是很清楚。繁體字沒有變化,仍然是闵綿。
古時候,闵綿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是現在我們使用的現代标準字形,與古時候的寫法相差不大。
1. 他的特點是闵綿溫婉,不善争鬥。
2. 她的行為舉止總是闵綿體貼,讓人感到溫暖。
3. 他對每一個學生都很關心,總是闵綿地傾聽他們的困擾。
組詞:闵綿心思、闵綿溫暖、闵綿體貼、闵綿善良
近義詞:溫柔、體貼、貼心、細心
反義詞:粗魯、冷漠、漠不關心、無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