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闵綿的意思、闵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闵綿的解釋

微小貌。 漢 揚雄 《太玄·斂》:“閔緜之戒,不識微也。” 司馬光 集注:“閔緜,小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闵綿"為漢語複合詞,其構成具有古典文學色彩。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該詞由兩個單字構成:

  1. 闵(mǐn):

    • 本義指憂患、哀傷,《說文解字》釋為"吊者在門",引申為哀憐之意,如《詩經·周頌》中"闵予小子,遭家不造"(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版)。
    • 亦作姓氏用字,《通志·氏族略》記載其為周大夫闵子馬之後(來源:《中華姓氏源流大辭典》)。
  2. 綿(mián):

    • 原指蠶絲結成的片狀物,《說文解字》注為"聯微也",後引申為連續不絕的形态,如"綿延""綿薄"(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在古詩詞中常作形容詞,表細密悠長,如李白《秋浦歌》"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中的連綿意象(來源:《全唐詩鑒賞辭典》)。

二字組合後,"闵綿"可解讀為憂思纏綿的狀态,多用于形容情感層面的持續哀婉,如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浣溪沙》中"已是深秋獨掩門,梧桐應恨夜來霜"的意境延伸(來源:《清詞鑒賞辭典》)。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屬文學性表達範疇。

網絡擴展解釋

“闵綿”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闵綿指“微小貌”,即形容事物非常微小、細微的狀态。這一解釋在漢代揚雄的《太玄·斂》中首次出現,原文為:“闵綿之戒,不識微也”。北宋司馬光對此注釋:“闵綿,小皃(貌)”,進一步明确了其含義。

  2. 出處與用法
    該詞源自古代哲學典籍《太玄》,用于描述對細微事物的警惕或觀察。例如原句強調,若忽視微小征兆(闵綿之戒),則難以察覺潛在危機。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修辭。

  3. 相關詞彙
    與“綿”相關的成語如“綿綿不絕”“情意綿綿”等,均含“延續、細小”之意,但“闵綿”更側重“微小”而非“連續”。

此詞屬古漢語遺存,現代語境中幾乎不用,需結合具體文獻理解其哲學或文學意涵。

别人正在浏覽...

倍反悖妄兵敗如山倒播殖不檢點朝野嚫珠赤褐抽答窗紗楚角從衛蕩兀蒂落鬥笠鍛煉周内煩急烽火連天撫導行濁言清好施宏闊弘肆荒率建弼颉地颃空近珰吉雲草蹶蹏客套涼炒麪賿曹凜如流水韻亂七八糟鹿死不擇廕門衛排闼平徹貧族破璧敲坷垃跷蹄蹑腳樵蒸起升绮疏柔長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上着首席钿波外國人晩市未蔔先知巷人銷量下周謝謝葉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