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台新詠·古詞〈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後以“伯勞飛燕”借指離别的親人或朋友。 元 張可久 《醉太平·春情》曲:“烏雲髻鬆,金鳳釵橫,伯勞飛燕自西東,惱離愁萬種。” 元 王子一 《誤入桃源》第三折:“端的個人生最苦是别離,倒做了伯勞飛燕各東西。” ********* 《别戴某》詩:“伯勞飛燕東西别,忍向江城一笛吹。”
“伯勞飛燕”是一個漢語成語,源自中國古代文學,常用于比喻夫妻或情侶因故分離。伯勞是一種鳥類,以其孤鳴哀啼著稱;飛燕則指燕子,常象征團聚。兩者分離的意象,生動描繪了人間離别之苦。該成語出自《詩經·小雅·采薇》中的典故,後經文人引申,成為表達情感分離的經典隱喻。例如,在文學作品中,描述一對戀人因戰亂而天各一方,可用“伯勞飛燕”來形容其境遇。
在用法上,“伯勞飛燕”多用于書面語或詩歌中,強調離别的無奈與哀傷。其結構為并列式,常與“勞燕分飛”同義,但“伯勞飛燕”更側重鳥類的象征意義。參考權威來源如《漢語大詞典》(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和《現代漢語詞典》(來源:商務印書館),該成語的定義為“比喻夫妻或情侶分離”。
基本釋義
出處與典故
用法與近義詞
例句與文學引用
若需更多詩詞引用或語法分析,可參考《玉台新詠》或元代散曲集。
阿偏白眼香甂瓯插花蟾魄刬塞敕勒歌赤石脂弛仗當道甸官點素牒書诋訟都甸對換颿颠風痹父母感帝剛梗隔欄桂花醑跪毯孤尖浩廣黑燈下火後憂蕉園譏視劇部拘瑣忾息嗑牙嘹嘴浪漫谛克鸾司梅紅羅盟鷗敉邦拿腔作調年伯扭股兒糖辟阖破顔一笑森寂折辨舍己為人深句石銘釋生取義霜溪疏逸撕裂霆擊脫贈菟絲忘生舍死無那哈項窩宵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