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解袂的意思、解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解袂的解釋

分手;離别。 唐 杜甫 《湘江宴餞裴二端公赴道州》詩:“鴰鶡催明星,解袂從此旋。” 宋 賀鑄 《宿寶泉山慧日寺》詩:“回溪出蒙密,解袂迎長風。” 明 張居正 《寄陳松谷相公書》:“都門解袂,與玄老相對,哽咽者久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解袂

“解袂”是一個文言詞彙,由“解”與“袂”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解開衣袖,引申為離别、分手之意。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分述其詳細釋義與用法:


一、字義解析

  1. 解:

    • 本義為分解、分開,如《說文解字》釋:“解,判也,從刀判牛角。”
    • 引申為解開、脫離,如“解帶”“解衣”。
  2. 袂:

    • 指衣袖,《說文解字》載:“袂,袖也。”
    • 古時衣袖寬大,分離時常以“解袂”動作象征告别,如《楚辭·九歌》中“捐餘袂兮江中”。

組合義:

“解袂”字面指解開相牽的衣袖,後固定為分離的意象,多見于詩詞與書信用語,表達依依惜别之情。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解袂:分開衣袖,喻指離别。

    例:唐代杜甫《送樊二十三侍禦》詩:“人生半哀樂,天地有順逆。解袂從此辭,悲風吹我襟。”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19年修訂版。

  2. 《辭源》(第三版):

    解袂:猶言分袂,即分手。

    例:宋代柳永《雨霖鈴》:“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霭沉沉楚天闊。”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

  3. 《古代漢語詞典》:

    解袂:解開衣袖,指離别。

    注:多用于文人書信或詩詞,含典雅色彩。

    來源:中華書局,2016年版。


三、文學典例與用法


四、現代使用建議

現代漢語中,“解袂”屬低頻文言詞,多見于:

  1. 文學創作:增強文言語感,如曆史小說、詩詞仿寫;
  2. 學術研究:古典文學、訓诂學分析;
  3. 禮儀用語:書信或題詞中的雅緻表達(例:“臨别解袂,願君珍重”)。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19.
  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辭源》(第三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3. 中華書局編輯部. 《古代漢語詞典》[M]. 北京:中華書局,2016.

網絡擴展解釋

“解袂”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iě mèi,其核心含義為分手、離别。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解袂”字面指解開衣袖(“袂”即衣袖),引申為分離或結束某種關系。例如唐代杜甫在《湘江宴饋裴二端公赴道州》中寫道:“鴰鶡催明星,解袂從此旋”,即用“解袂”表達離别之意。


二、詳細解釋

  1. 字源分析

    • “袂”本義為衣袖(如“聯袂”指攜手,“分袂”指離别),源自《楚辭》等古籍。
    • “解袂”通過“解開衣袖”的動作,隱喻解除聯繫或告别,常見于古詩文。
  2. 使用場景

    • 多用于描述親友、同僚間的分離,如明代張居正《寄陳松谷相公書》中“都門解袂,與玄老相對,哽咽者久之”。
    • 也可指結束合作關系或擺脫困境,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三、近義詞與擴展


四、總結

“解袂”是典型的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但在古典文學或正式文體中仍可見其身影。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 或古詩文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

匕鬯不驚博鬥駁樂不按君臣唱令家超轶絶塵茶葉蛋乘物到懸電杆彫楹督整公名工缛孤負郭郎過淋顧意黃驢皇胄恚憤回枉火耨瓠丘講讓瀸污膠口角刃精鑿進課進如噤啞繼卿赍擎卷腦袴腰老把式理路妙言冥觀内幸青眚欺罔繞朝策如蟻附膻撒眸三廢三花升第是非之心失衷水苔淑姿天策頹挫屠龍之技頑頑尾句物以群分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