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acher and friend] 老師和朋友,泛指可以求教或互相切磋的人
貧乏無以遠尋師友
老師和朋友。亦泛指可以請益的人。《荀子·修身》:“庸衆駑散,則刦之以師友。” 楊倞 注:“言以師友去其舊性也。”《後漢書·李膺傳》:“ 膺 性簡亢,無所交接,惟以同郡 荀淑 、 陳寔 為師友。” 晉 葛洪 《抱樸子·外篇自叙》:“貧乏無以遠尋師友,孤陋寡聞。” 明 瞿佑 《<歸田詩話>自序》:“師友之所談論,尚歷歷胸臆間。”
“師友”一詞指老師和朋友,也泛指可以求教、切磋或指導的人。以下是詳細解釋及延伸信息: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用例或語義演變,可參考漢典()或《顔氏家訓》原文。
師友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師”和“友”分别是兩個獨立的漢字。
“師”的拆分部首是“已”,它的總筆畫數是10;“友”的拆分部首是“又”,它的總筆畫數是4。
“師友”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史記·張丞相世家》中的記錄,“師友”即指導師和朋友。隨着時間的推移,“師友”逐漸演變成一種指導老師和親密朋友的關系。
在繁體字中,“師友”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字形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對于“師友”這兩個字,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1. 他和他的導師關系密切,他的導師不僅是他的老師,更是他的師友。
2. 他與他的朋友長期相處,彼此間已經建立了深厚的師友關系。
師道(指導老師的教誨和道德),友情(朋友間的情誼),師生(導師和學生的關系)。
師兄弟,同窗好友。
仇敵,敵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