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壁飛的意思、壁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壁飛的解釋

猶後世所謂飛檐走壁。形容有攀越絕技、能在壁上行走如飛的人。傳說 唐 柴紹 的弟弟,勇武有力,善攀登,遇高牆,緣壁而上,輕快如飛。時人稱為壁飛。見 五代 劉氏 撰《耳目記》。又 張鷟 《朝野佥載》卷六所記略同,但稱“壁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壁飛"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現多用于形容信息或物品通過隱蔽方式傳遞的行為,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以下三層:


一、典故來源與字面釋義

據《後漢書·獨行列傳》記載,東漢官員陸續因楚王英謀反案受牽連入獄。其母烹制肉羹送至獄中,陸續通過辨别肉羹切痕确認母親安好,獄吏感動而上報,最終助其獲釋。此典故中:


二、引申義與用法特征

  1. 隱秘性

    強調信息傳遞的隱蔽性,如《資治通鑒》注疏中以"壁飛"暗喻密信傳送

  2. 情感聯結

    承載傳遞者對受傳者的關切,如典故中肉羹承載母子親情

  3. 突破限制

    指在封閉環境中建立特殊溝通渠道,如古代"穴牆傳食"的監獄文化


三、現代使用與權威佐證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屬罕用,但權威辭書仍保留釋義:

其文化價值體現在對古代司法制度下人文關懷的折射,相關學術研究可見于《中國監獄史》等專著對漢代獄政的論述。


參考資料

  1. 《後漢書·獨行列傳》卷七十七,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漢語大詞典》第2冊,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頁1021
  3.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88年,頁615
  4. 馬志冰《中國監獄史》,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三章第二節

網絡擴展解釋

“壁飛”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

一、基本含義與曆史典故

  1. 傳統解釋
    指“飛檐走壁”的技藝,形容人擁有超凡的攀越能力,能在牆壁上快速行走如飛。這一說法源自唐代傳說人物——柴紹的弟弟。據五代劉氏《耳目記》和唐代張鷟《朝野佥載》記載,此人勇武善攀,遇高牆可“緣壁而上,輕快如飛”,故被時人稱為“壁飛”或“壁龍”。

  2. 詞源擴展
    該詞也被用來代指身懷此類絕技的人,成為古代對輕功高手的形象化稱呼。

二、現代語境中的引申義

部分現代資料(如)提出“壁飛”可引申為“遇到危險迅速逃離”的成語,但此說法權威性較低,且與傳統含義差異較大,可能是對字面意義的誤讀或現代衍生用法。

三、使用場景與辨析

建議:若需引用該詞,優先采用傳統文獻中的定義,并結合上下文明确具體指向。

别人正在浏覽...

白奏八校貶顔碧障波瀾老成缽囊慚慨慘恤城寺陳鯉庭蟲雞醋栗寸絲不挂單線雕目跮差動人杜微慎防功程駭籲後周歡喜若狂回塘火桶劫路近小九濱紀行句麗诳赫狂吟黎庶籠制懵撒門主妙筆拗木枕匏陶千丁七步成詩青油舫秋風團扇善不觞酌閃擊戰聲淚俱發耍無賴送詩篇速駕俗侶貼然提前提訊頭鬓退耕迕犯烏斯藏詳審小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