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漏的意思、傳漏的詳細解釋
傳漏的解釋
報時。古以壺漏計時,故稱。《漢書·佞倖傳·董賢》:“ 賢 傳漏在殿下,為人美麗自喜。” 顔師古 注:“傳漏,奏時刻。” 南朝 梁 陸倕 《新漏刻銘》:“屬傳漏之音,聽雞人之響。”
詞語分解
- 傳的解釋 傳 (傳) á 轉(僴 )授,遞:傳遞。傳輸。傳戒。傳統。言傳身教。 推廣,散布:宣傳。流傳。傳名。傳奇(a.中國唐代興起的短篇小說;b.中國明、清兩代盛行的長篇戲曲;c.指情節離奇或人物行為超乎尋常
- 漏的解釋 漏 ò 物體由孔或縫透過:壺裡的水漏光了。漏風。滲漏。漏洩(a.水、光等流出或透出;b.洩露)。漏電(跑電)。 洩露:走漏消息。漏底(洩露内情)。透漏。 脫逃或無意放過:疏漏。遺漏。挂一漏萬。漏網之魚
網絡擴展解釋
“傳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計時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含義
傳漏(chuán lòu)指古代通過漏壺(一種滴水計時的工具)報時的行為。例如《漢書·佞倖傳·董賢》記載:“賢傳漏在殿下”,顔師古注釋為“傳漏,奏時刻”。南朝陸倕的《新漏刻銘》也提到“屬傳漏之音,聽雞人之響”,進一步佐證了這一用法。
-
延伸解釋
部分文獻(如)提到“傳漏”可引申為消息傳遞中的洩露或不穩定,但這一用法并非主流,且未見權威典籍直接引用,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引申或誤用。
-
字形與發音
- 拼音:chuán lòu
- 注音:ㄔㄨㄢˊ ㄌㄡˋ
- 結構:“傳”為傳遞,“漏”指漏壺,合指通過漏壺傳遞時間信號。
-
文化背景
古代漏壺計時需專人值守,根據水位刻度讀取時間并傳遞信息,因此“傳漏”不僅是技術行為,也反映了古代時間管理的制度。
若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書》《新漏刻銘》等原文,或查閱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傳漏: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傳漏是一個漢語詞語,來源于古代漢語。該詞意指信息、消息傳遞的不穩定或不完整。在日常生活中,傳漏常常用來形容信息傳遞中發生的錯誤、遺漏或洩露。
拆分部首和筆畫:
傳漏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第一個字“傳”拆分後的部首是“亻”,叫做“人”,表示與人有關的意義,它的筆畫數是2。第二個字“漏”拆分後的部首是“水”,表示與水有關的意義,它的筆畫數是14。
來源和繁體:
傳漏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出現在《左傳》等古代文獻中。在繁體字中,“傳”字和“漏”字的形狀與簡體字略有不同,但意義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古時候,傳漏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是類似于“傳漏”的樣子,字體形狀更加繁複,但意思不變。
例句:
1. 由于傳漏消息,我誤以為會有雨天,結果帶了傘卻白白多了一件東西。
2. 新聞報道中傳漏出的細節,引發了公衆的好奇和尋找真相的欲望。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傳聞、消息傳播、信息洩露、傳遞錯誤
近義詞:傳送、傳達、傳播、洩露
反義詞:正常傳遞、完整傳輸、保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