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勒拿河(俄語:Лена)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重要河流,其名稱源于當地埃文基語“Елюенэ”,意為“大河”。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發源與流向
勒拿河發源于貝加爾山脈西北麓,流經中西伯利亞高原與東西伯利亞山地,最終注入北冰洋的拉普捷夫海,全長約4400公裡,流域面積達249萬平方公裡。
水系地位
它是北冰洋水系的三大西伯利亞河流之一(另兩條為鄂畢河、葉尼塞河),按長度排名世界第十一。
流量與封凍期
年均流量約1.7萬立方米/秒,年徑流量5400億立方米。因流域地處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區,冬季極寒(最低達-70℃),全年封凍期超過半年。
地貌特征
資源利用
流域内水能資源豐富,建有多個水電站;烏斯季庫特以下河段可通航。
生态意義
主要支流包括阿爾丹河、維柳伊河等,流域覆蓋大面積永久凍土,對北極生态系統有重要影響。
17世紀中俄《尼布楚條約》談判期間,清朝曾提議以勒拿河為界劃分疆域,但最終未實現。
注:不同來源對河流長度的表述略有差異(如4400公裡或4294公裡),可能與測量标準有關。如需完整信息,可參考地理權威資料或相關百科條目。
《勒拿河》是指中國境内的一條河流,通常指代黃河(the Yellow River)。
《勒拿河》的拆分部首為“力”和“水”,分别表示力量和水。它共有8個筆畫。
《勒拿河》這個詞來源于藏語中的“Lana Tsangpo”,意思是“大江”,指代黃河。
在繁體字中,勒拿河可以寫作「勒拿河」。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勒拿河可以寫作「擂哪河」。
1. 黃河(勒拿河)是中國的第二長河流,也是中國的母親河。
2. 黃河(勒拿河)培育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
1. 黃河(勒拿河)
2. 勒拿河畔
3. 黃河(勒拿河)流域
黃河,長江(指代中國的另一條重要河流)
太湖(中國東部一大淡水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