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劇的意思、白劇的詳細解釋
白劇的解釋
我國少數民族白族的一個劇種。《人民日報》1975.6.15:“﹝白劇﹞是在白族的‘吹吹腔’和‘大本曲’(曲藝形式)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劇種,唱腔比較豐富。”
詞語分解
- 白的解釋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顔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白忙。白說。 沒
- 劇的解釋 劇 (劇) ù 厲害,猛烈,迅速:劇變。劇痛。劇烈。劇毒。加劇。 文藝的一種形式,作家把一定的主題編出來,利用舞台由演員化裝演出:戲劇。劇本。劇情。劇種。劇院。劇壇。京劇。話劇。 姓。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白劇是白族的傳統戲劇形式,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定義與起源
白劇原名“吹吹腔”,源于明代傳入雲南大理的弋陽腔,後融合白族曲藝“大本曲”發展而成。其名稱于1962年正式确立,兼具漢族戲曲與白族民間藝術特色。
2. 曆史發展
- 明代至清代:以吹吹腔為主,清乾隆時期廣泛流行。
- 20世紀50年代:吸收大本曲曲調,形成現代白劇形态。
- 1962年:正式定名“白劇”,成為獨立劇種。
3. 藝術特色
- 唱腔與語言:包含平腔、高腔、流水等30餘種曲調,采用白語與漢語雙語演唱。
- 表演形式:遵循嚴格的程式化動作,節奏鮮明古樸,唱詞多用白族詩歌“山花體”。
- 劇目内容:既有漢族故事改編,也有《望夫雲》等白族傳說題材。
4. 現狀與保護
白劇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主要流傳于雲南大理白族聚居區。其表演既保留弋陽腔特色,又體現白族文化獨特性。
如需更完整的劇目列表或唱腔分類,可參考《人民日報》1975年相關報道或搜狗百科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白劇是指在劇場或舞台上演的戲劇作品,是一種以表演為主要形式的藝術表達。下面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白劇的拆分部首是白(白字中的白部分),意味着清白、空白。
- 白劇的筆畫數為十三畫。
來源:
- 白劇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文學史的豐富積澱,意指在空白的舞台上進行表演的戲劇形式。
繁體:
- 在繁體字中,白劇的寫法為「白劇」。
古時候漢字寫法:
- 在古代漢字中,白劇的寫法沒有變化,仍然為「白劇」。
例句:
- 最近,我去劇場觀看了一台白劇,演員們的表演非常震撼人心。
組詞:
- 白日劇(指在白天上演的戲劇)
- 白話劇(指使用白話進行表演的戲劇)
- 白色劇場(指以白色為主題的劇場)
近義詞:
- 話劇
- 戲劇
- 舞台劇
反義詞:
- 影視劇
- 電影
- 音樂劇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我将樂意為您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