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牍的意思、累牍的详细解释
累牍的解释
形容文字众多。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古人行文不嫌疏略例》:“必一一载之简策,则累牘而不能尽矣。”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故论一体,製实多端,或分著作之一篇,或括撰述之总部,多则累牘,少亦单行,要皆词出一口,撰成一手。”
词语分解
- 累的解释 累 é 〔累累〕.连续成串,如“果实累累”;.颓丧的样子,如“累累若丧家之犬”。 〔累赘〕.多余,不简洁,如“文字累累”;.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累累”(“ 赘”均读轻声)。 乏
- 牍的解释 牍 (牘) ú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牍(公文)。尺牍(书信)。案牍。 古代乐器名。 笔画数:; 部首:片;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累牍”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为形容文字众多,通常用于描述文章或文书篇幅冗长、内容繁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拼音:多数权威来源标注为lěi dú,部分网页提到异读“léi dú”,但现代汉语中更常用“lěi dú”。
- 构成:由“累”(积累、重叠)和“牍”(古代书写用的木简,引申为文书、文字)组成,字面意为“堆积的文书”。
2.使用场景
- 中性描述:泛指文字数量多,如“累牍而不能尽”。
- 含贬义:常与“连篇”连用为成语“连篇累牍”,批评文章冗长重复、缺乏实质内容,例如:“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3.例句参考
- 正面例:姚华《论文后编》中提到“多则累牍,少亦单行”,指文字量可多可少,需灵活处理。
- 负面例:“他那篇文章连篇累牍,看似立论丰富,其实只是废话一堆”。
4.近义与反义
- 近义词:长篇大论、洋洋洒洒。
- 反义词:言简意赅、三言两语。
5.扩展知识
- 历史背景:古代“牍”为竹木制成的书写载体,书写繁复,故“累牍”直观反映了文字繁多的状态。
- 现代用法:多用于文学评论或学术讨论中,需结合语境判断褒贬。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h2累牍的意思
p累牍是一个汉字词汇,它的意思是指疲劳和劳累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累牍通常用来形容人们长时间工作、学习等过程中所面临的疲劳感和疲劳状态。
h2累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p累牍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缶”部,右边是“者”部。根据笔画的计数,它的总笔画数为12。
h2累牍的来源
p累牍最初的意思是指“斤量字形疲劳”。其中,“累”表示疲倦、疲劳,而“牍”指的是写字或者书写符号。在古代,人们常常用木牍进行记事,长时间书写可导致手部疲劳。因此,累牍逐渐形成了形容人们工作劳累的词汇。
h2累牍的繁体字
p在繁体字中,累牍的写法为“纍牘”。繁体字加入了更多的笔画和线条,使得字形更加复杂。
h2古时候汉字写法
p在古代,累牍的写法可能具有一些变化。它的字形可能简化,不同的书法家和书法风格可能会稍有不同。然而,它的基本形式和现代写法是相似的。
h2累牍的例句
p以下是一些使用累牍的例句:
p1. 这段时间工作很忙,我感觉累牍。
p2. 他每天学习十个小时,累牍得不行。
p3. 到了晚上,他整个人都累牍而欲睡。
p4. 虽然累牍,但是我知道努力是值得的。
p5. 他的额头上满是汗水,显示出了他累牍的样子。
h2累牍的组词
p一些与累牍相关的词汇有:
p1. 疲劳:指身体或精神上因长时间劳累而感到极度疲倦的状态。
p2. 劳累:指因长时间体力或脑力工作而感到疲劳。
p3. 紧张:指因压力或刺激而导致身体和精神上紧张不安的状态。
p4. 疲惫:指经过长时间的劳累或过度使用后身体和精神上感到非常疲倦的状态。
h2累牍的近义词
p与累牍意思类似的词汇有:
p1. 疲倦
p2. 精疲力尽
p3. 身心疲惫
p4. 疲乏不堪
h2累牍的反义词
p与累牍相对的词汇是:
p1. 轻松
p2. 休闲
p3. 精力充沛
p4. 旺盛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