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勞之的意思、勞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勞之的解釋

[visit and extend solicitude to] 慰問他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勞之”是一個文言短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核心在于“勞”字的意義和“之”所指代的對象。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古籍用例的詳細解釋:


一、“勞”的基本含義

“勞”在古漢語中主要有以下義項:

  1. 慰勞、犒賞:指用言語或物質安撫、勉勵他人。《漢語大詞典》(第2卷,第108頁)釋為“慰勉勤勞;特指以酒食等慰勞”。《周禮·天官·膳夫》:“王日一舉……以樂侑食,膳夫授祭,品嘗食,王乃食,卒食,以樂徹于造,王弗有故不舉,則奉賜勞之。”鄭玄注:“勞,謂勞賜有功。”
  2. 使之勞苦:指役使、使……付出辛勞。《孟子·滕文公上》:“勞之來之,匡之直之。”朱熹集注:“勞者,慰其勞也;來者,使之來也。”此處“勞之”即指慰勞勸勉百姓。

二、“之”的指代作用

“之”作為代詞,指代前文提及的人或事物。例如《論語·子路》:“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此處“勞之”的“之”指代民衆,意為“(為政者)先于百姓操勞,再讓百姓勤勞做事”(據楊伯峻《論語譯注》)。

三、經典用例解析

  1. 《論語·子路》:

    “先之勞之”是孔子對執政者的建議。何晏《論語集解》引孔安國注:“先導之以德,使民信之,然後勞之。”即以身作則,再使民勤勉。

  2.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公使展喜犒師……曰:‘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執事。’”其中“犒”即“勞”的體現,指以物資慰勞軍隊。

四、現代延伸與辨析

現代漢語中,“勞之”作為固定短語已罕用,但“勞”的“慰勞”義仍保留于“犒勞”“勞軍”等詞中。需注意“勞之”不同于“勞而”(表轉折),其結構強調對特定對象的慰勉或役使行為。


主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論語譯注》(楊伯峻,中華書局)
  4. 《周禮注疏》(鄭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5. 《孟子集注》(朱熹,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勞之”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用法區分:

  1. 成語含義
    作為成語時,“勞之”由“勞”(辛苦)和“之”(指代對象)組成,表示辛苦勞累的事物或狀态,也可形容人處于辛勞狀态。其典故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描述鄭武公勤勉治國的事迹。

  2. 動詞短語含義
    在古漢語中,“勞之”可作動詞短語,意為“慰問他們”,常見于表達關懷或犒勞的語境。例如《孫子兵法》中“佚而勞之”指通過策略使敵人疲于應對,而日常用法如“勞軍”即慰問軍隊。

  3. 其他用法

    • 作姓氏或地名時,“勞”為獨立詞彙,與“之”無直接關聯。
    • 部分文獻中,“勞之”可能通過使動用法表達“使其勞累”,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需根據語境區分“勞之”是成語、動詞短語還是其他用法,常見核心含義圍繞“辛勞”或“慰勞”展開。

别人正在浏覽...

阿權膴仕八垓擺棄白影珠冰骨伯忽玻璃江膊魚步趍長離插秧承總楚囚對泣瓷窯倒動獨善一身兒童走卒飛客馮唐已老阜淮鐵路幹重夥長胡粵謇愕精神恍忽進土近族蠲閣空假寬借冷字理固當然領家的令堂理訟邏緝羅綴旅吟馬埒挐攫鼙吹欽奉曲拉三副十目所視守默述附踢腳絆手痛殺殺頹喪脫椠完辦委任狀滃滃翳翳閑望賢望哓舌下賬西鹣東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