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詞。一直,總是。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文人相輕”》:“老是說着同樣的一句話是要厭的。” 茅盾 《子夜》三:“他的老是帶幾分開玩笑似的笑嘻嘻,和 孫吉人 的沉默寡言是很相反的。”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 丁老九 老是還你一個不理。”
“老是”是一個口語和書面語中常用的副詞,其基本含義及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表示動作或狀态持續重複發生,相當于“總是”“一直”。例如:“他上課老是走神”“她最近老是失眠”。
用法特點
使用場景及例句
方言擴展
在河南方言中,“老是”還可表示程度副詞“很、相當”,如:“這菜老是鹹”()。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語義。
語言構成
“老”作為副詞本身有“持續、慣常”義(),疊加“是”後更強化重複性。類似結構如“總是”“淨是”。
如需更多例句或方言用法分析,可參考、4、5的具體語料。
詞語解釋:
老是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經常,常常,指某人或某事頻繁發生或重複出現。
拆分部首和筆畫:
老是的拆分部首為老字旁(⺼),總共包含7個筆畫。
來源:
老是的來源是由“老”和“是”兩個字組成,其中,“老”字表示年紀大、經驗豐富,而“是”字表示肯定、确定。因此,“老是”表示某人或某事經常發生或重複出現的确定性。
繁體:
老是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老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老是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但基本含義相同。
例句:
1. 他老是遲到,沒一個準時的。
2. 她老是做同樣的事情,沒有創新。
3. 這裡老是下雨,帶上雨傘。
組詞:
老是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許多詞組,如老是遲到、老是說謊、老是忘記等。
近義詞:
常常、經常、頻繁、一直。
反義詞:
偶爾、間或、稀疏、少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