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rcept] 阻攔;阻斷
攔截一架進攻的*********
阻攔;阻斷。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 紅娘 ,你好不分曉,甚把我攔截?”《水浒傳》第一一○回:“即目前面 大江 攔截,須用水軍船隻向前。” 清 黃宗羲 《答董吳仲論學書》:“中和兼緻者,有前乎意之工夫,有後乎意之工夫,而意攔截其間……破除攔截,方可言前後内外渾然一體也。”《新華文摘》1981年第8期:“由于我空軍及時攔截,敵機的空襲沒有給車上人員造成傷亡。”
“攔截”是一個多領域常用的動詞,指中途阻止或截住某個對象(如人、物體、信息等)的移動、傳遞或行為。其核心含義是“在過程中阻斷”,具體含義因應用場景而異:
軍事/安防領域
體育競技
信息技術
日常生活
“攔截”的本質是通過主動介入改變原有進程,這個動作本身不預設道德判斷——既可用于正當防衛(如攔截詐騙電話),也可用于非法目的(如攔截他人隱私數據),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性質。
攔截(lán jié)是一個多義詞,通常指阻止或截斷某人或某物的行動或進入某個目标區域。
拆分部首和筆畫:
攔(扌+lán, 7畫)
截(戈+ jié, 10畫)
來源:攔截一詞最早出現于《左傳·宣公十年》中,用于形容阻攔别人的行動。後來逐漸成為一個常用詞彙。
繁體:攔截的繁體字為「攔截」。
古時候漢字寫法:攔截這個詞在古時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由于相關古代文字資料有限,無法準确确定。
例句:
1. 警察攔截了逃跑的嫌疑犯。
2. 戰機成功攔截了敵方飛機。
組詞:攔截艦、攔截導彈、*********、攔截系統。
近義詞:阻攔、攔阻、截住。
反義詞:讓行、放行、放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