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物的意思、公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物的解釋

[public property] 國家或集體所擁有的東西

不要損壞公物

詳細解釋

公家財物;公共財物。《南史·梁昭明太子統傳》:“太子曰:‘私錢自戲,不犯公物,此科太重。’” 郭沫若 《萬引》:“我這不是革命的行為嗎?我奪回的是天下的公物。” 洪深 《趙閻王》第一節第一幕:“ 小馬 :你是真不懂呀?明說吧,軍饷是天下人的公物,營長使用得,咱亦使用得,您是更不必說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公物”是指屬于國家、集體或公共機構所有,并直接服務于公共利益的財物或資源。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公物指由國家、行政主體(如政府機構)或集體組織所有,供公衆或特定行政目的使用的物品。其核心特征是服務于公共利益,例如公園設施、學校桌椅、道路等。

2.法律與社會屬性

3.範圍與分類

4.社會意義

在社會主義背景下,愛護公物被視為社會公德,是維護公共利益和集體財産的重要體現。破壞公物可能涉及法律責任,需賠償或承擔其他後果。

5.常見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法律細節或具體案例,可參考來源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公物

公物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分别是“八”和“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該字的第一部分“八”是由兩個橫筆畫組成,表示一個折彎的繩子。第二部分“示”由三個豎筆畫組成,表示一個人手持物品而示意。

來源

公物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季氏》篇中:“有子曰:‘公其令狐狸之屍’”。在這裡,公物指的是公共事物,即屬于公衆的物品。

繁體

在繁體字中,公物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公物”的寫法與現代略有差别。在古代字典《說文解字》中,“公”的字形是由兩個一字組成,表示衆多人的集合。“物”的字形則由首、末兩個示字組成,表示手中所持的物品。

例句

1. 這些書籍是學校的公物,大家要愛護使用。

2. 公物的流失需要嚴肅追責,不能輕易放過。

組詞

公務、公道、公衆、物品、物質

近義詞

公共物品、社會財産

反義詞

個人財産、私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