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ommunity]
(2) 古代官家祭祀天地神鬼的處所
孟冬之月,……天子乃祈來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門闾。——《禮記·月令》。《疏》:“謂大割牲以祠公社,以上公配祭,故雲公社及門闾者。”
(3) 原始社會中,社會成員共同生産、共同消費的社會結合形式。如:氏族公社等
(4) 有自己的經濟或社會觀點并生活在一起的團體
(5) [commune]∶曾經(1958—1978)在中國風行一時的政經合一的鄉級組織。又叫“人民公社”
(1).古代官家祭祀的處所。《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大割祠於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祀。” 孔穎達 疏:“以上公配祭,故雲公社。”《墨子·迎敵祀》:“巫必近公社,必敬神之。”《漢書·郊祀志》:“﹝ 高祖 ﹞因令縣為公社。下詔曰:‘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祠者,各以其時禮祠之如故。’” 顔師古 注引 李奇 曰:“猶官社。”《淮南子·時則訓》:“孟冬之月……天子祈來年於天宗,大禱祭於公社,畢饗先祖。” 高誘 注:“公社,國社也,後土之祭也。生為上公,死為貴神,故曰公也。”
(2).原始社會中,社會成員共同生産、共同消費的社會結合形式,如氏族公社等。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二章第一節:“這個時期的社會形态便是氏族公社制度。氏族公社又分為母系和父系兩個互相銜接的階段,而以母系氏族公社制度為其典型的形态。”
(3). 歐洲 曆史上的城市自治機關,如 法國 、 意大利 等國早期的公社。它是資産階級政權的初級形式。
(4).無産階級政權的一種形式,如 法國 1871年的 巴黎公社 ,我國1927年的 廣州公社 。 秦牧 《長街燈語·寄北方》:“ 廣州 ……一九二七年國内三大起義之一-- 廣州公社 起義就在這裡爆發。”
(5).特指我國于1958年和以後成立的人民公社。 趙樹理 《套不住的手》:“白雲崗公社大磨嶺大隊有個教練組。”
“公社”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文化背景下具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解釋:
“公社”源于《禮記·月令》,最初指古代中國官家祭祀天地神鬼的場所。例如《禮記》記載:“天子乃祈來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門闾”,這裡的“公社”特指以“公”配祭的儀式場所。
在原始社會,公社是成員共同生産、共同消費的集體組織形式,如氏族公社。這種形式強調生産資料共有和勞動成果平等分配,是早期人類社會的普遍結構。
中世紀歐洲的公社(如法國、意大利的自治城鎮)是市民聯合自治的初級政權形式,擁有財産權和行政權。但多為寡頭政治,由富裕階層主導。
1958-1984年,中國推行人民公社制度,特點包括:
“公社”概念跨越古今中外,從祭祀場所到社會組織,再到政治經濟制度,其核心始終圍繞“公有、協作、平等”的理念。不同形态的公社反映了特定時代的社會需求與矛盾。
公社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兩個部首:公(gōng)和社(shè),總共有8個筆畫組成。
公社這個詞最早源自于古代中國的社會制度,它是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基本單位,也是中國************集體化運動時期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式。
公社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公社」。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公社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譬如,漢代的一些文獻中,“社”字上部常用“示”代替。
1. 在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公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公社制度的推行使得農村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公社學、公社主義、公社化
合作社、村社、農業合作社
私有制、個人經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