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名。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 昆侖 之巅。《海内十洲記·昆侖》:“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幹辰之輝,名曰 閬風巔 ;其一角正西,名曰 玄圃堂 ;其一角正東,名曰 崑崙宮 。”
“阆風巅”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地名,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阆風巅(拼音:láng fēng diān)是傳說中昆侖山上的三座山峰之一,為神仙居住之地。據《海内十洲記·昆侖》記載,昆侖山分為三座角峰:
神話背景
昆侖山在道教和古代神話中被視為“天柱”,是連接天地的神山,而阆風巅作為其頂峰之一,象征至高仙境。屈原《楚辭·離騷》中“登阆風而緤馬”即引用了這一意象,表達對仙境的向往。
文學意象
唐代詩人吳筠在《遊仙詩》中寫道“揚蓋造辰極,乘煙遊阆風”,将阆風巅描繪為超凡脫俗的仙境,強化了其作為理想化境地的象征意義。
部分資料(如)提到“阆風巅”可比喻“位居高處,風勢強勁”,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現代引申的比喻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阆風巅”本質是神話地理概念,承載古人對仙境的想象,後逐漸演化為文學中的經典意象。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海内十洲記》《楚辭》等古籍。
《阆風巅》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山上的風勢非常強勁,轟鳴如雷。
《阆風巅》的拆分部首是“阝”(阜),共有10個筆畫。
《阆風巅》最早出現在《詩經·邶風·阜丘》一詩中:“阆風菼舞,激烈我心。”後來逐漸演變成成語,用來形容山上的風勢非常強勁的場景。
《阆風巅》的繁體寫法為「閬風巔」。
在古時候,較早的《說文解字》中把《阆風巅》的“阆”字寫作「閬」,而《康熙字典》則将其改寫為「阆」。
登上山巅,隻覺得阆風巅呼嘯而過,令人心潮澎湃。
阆風巅不常與其他字搭配使用,通常獨立成語來使用。
近義詞有:高山峻嶺、山風強勁。
反義詞為:沉悶無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