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仁大度的意思、寬仁大度的詳細解釋
寬仁大度的解釋
寬厚仁慈,氣量宏闊,能容人。《魏書·序紀·昭成帝》:“ 昭成皇帝 諱 什翼犍 立, 平文 之次子也。生而奇偉,寬仁大度,喜怒而不形于色。” 明 梁辰魚 《浣紗記·允降》:“望君王寬仁大度,俯垂憐惜。” 清 陳天華 《中國革命史論》:“史稱 漢高 寬仁大度,除 秦 苛法,天下歸心。”
詞語分解
- 寬仁的解釋 寬厚仁慈。《書·仲虺之诰》“克寬克仁,彰信兆民” 孔 傳:“言 湯 寬仁之德明信於天下。”《漢書·韓信傳》:“陛下寬仁,諸侯雖有叛亡,而後歸,輒復故位號,不誅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無名子謗
- 大度的解釋 ∶胸懷開闊,氣量寬宏豁達大度 ∶宏偉的抱負高祖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産作業。;;《史記;高祖本紀》詳細解釋胸懷開闊,氣量寬宏。《史記·高祖本紀》:“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産作業。”《魏書·逸士傳·眭誇》
網絡擴展解釋
“寬仁大度”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胸懷寬廣、待人寬容且氣量宏大。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 寬仁:指待人寬厚仁愛,不計較小節,體現出包容與仁慈的品質。
- 大度:指心胸豁達,氣量宏大,能容納不同意見或他人的過失。
- 整體意義:形容人既有仁愛之心,又有寬廣的胸襟,常用來贊美領導者或德高望重者的品格。
出處與典故
- 《漢書·高帝記》
漢·班固記載漢高祖劉邦“寬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強調其仁厚豁達的性格。
- 南北朝曆史典故
北魏時期,敬珍與堂兄敬祥讨論國事,後宇文泰擁立孝武帝建立西魏,因改革政治使國家強盛,其“寬仁大度”的治理風格被後世稱道。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豁達大度、虛懷若谷、寬宏大量。
- 反義詞:小肚雞腸、心胸狹窄、鼠肚雞腸。
用法與例句
- 用法:多作謂語或定語,用于褒義語境,形容人的品格。
- 例句:
- “史稱漢高寬仁大度,除秦苛法,天下歸心。”(清·陳天華)
- “這些小吏或許粗陋鄙薄,但應該寬仁大度些。”(現代仿古用法)
“寬仁大度”既強調仁愛寬厚,又突出胸懷氣量,是中華文化中推崇的理想人格特質,常用于曆史人物評價或品德教育場景。若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查閱《漢書》或南北朝相關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寬仁大度
寬仁大度是一個成語,表示一個人心胸寬廣,待人寬容仁慈。寬指心胸寬廣,大指胸懷寬廣度量大,仁指待人寬容仁慈。這個詞形容着一個人具有寬廣的胸懷和寬容的心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寬(宀+一+丨)仁(人+二)大(大)度(廣+一+廴)。
來源
《論語·子張》:“士見其寬而思其狹。”寬仁大度一詞來源于孔子的《論語》,用于描述一個人的胸懷寬廣但思想上又有些狹隘。
繁體
寬仁大度(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寬仁大度可以寫作“寛仁大度”。
例句
他待人寬仁大度,毫無成見。
組詞
寬容、仁慈、大度、寬心、寬闊。
近義詞
寬容、寬宏大量、寬厚、慈悲。
反義詞
狹隘、小心眼、小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