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讨筊的意思、讨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讨筊的解釋

謂以筊蔔問吉兇。 明 無名氏 《白兔記·祭賽》:“還早。年規:讨筊後方纔散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讨筊”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ǎo jiǎo,其核心含義為“通過筊杯占卜以詢問吉兇”。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詞義
    “讨筊”指用“筊”(一種占卜工具,通常為兩片竹木制成的杯狀物)進行蔔問,以預測吉兇或決策依據。這一行為常見于古代祭祀或民間信仰活動中。

  2. 文獻引證
    明代戲曲《白兔記·祭賽》中提到:“年規:讨筊後方纔散福”,說明占卜儀式需先完成“讨筊”環節,才能進行後續的祭祀分福活動。

  3. 單字解析

    • 讨:此處意為“探求、索取”,如“讨論”“讨教”,引申為通過特定方式尋求答案。
    • 筊:指占卜工具,形似竹杯,占卜時通過抛擲後兩片的正反組合判斷結果(如一正一反為“聖筊”,代表吉兆)。
  4.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描述傳統宗教、民俗活動中的占卜行為,現代語境下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籍或特定文化習俗時仍具意義。

“讨筊”是古代占卜術語,需結合具體文化背景理解。若需更深入的曆史或民俗關聯,可參考《白兔記》等文獻資料或相關民俗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讨筊的意思

讨筊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獲得靈感或智慧的過程。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思考、創作或解決問題時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讨筊的部首是言(yán)字旁,它由兩個部分組成:讠和耒。讠是言字的變形,表示與語言有關的事物;耒是象形字,表示農耕用的犁。

讨筊的總筆畫數為13劃。

來源和繁體

讨筊一詞來源于《左傳·昭公一年》:“學,讨筊之道也。”讨筊在古代指的是尋找智慧的方法,後來逐漸演化為指代智慧本身。

在繁體字中,讨筊被寫作「討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讨筊的寫法有所不同。以秦朝統一後的小篆為例,它的形狀較為簡單,組成就是「讠艹耳」。而在隸書中,讨筊的書寫變得更加流暢,形狀拓展為「言殳耳」。隨着時間的推移,讨筊的字形逐漸接近于現代的樣式。

例句

1. 在解決問題時,你需要冷靜思考,讨筊出一個最佳解決方案。

2. 他總是很有創意,思維敏捷,似乎總能快速地讨筊出解決方法。

3. 這位導演通過讨筊,創作出了一部引人入勝的電影。

組詞

讨論、讨價還價、筊、筊杯

近義詞

取巧、求智、追求、探求

反義詞

困惑、無知、無能、愚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