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racteristic;distingushing feature] 事物所表現的獨特的色彩,風格等
農業激進主義是1880年到1896年這一階段的特色
藝術特色
事物所表現的獨特的色彩、風格等。 ********* 《青島、北平、北戴河的巡遊》:“ 青島 的特色之一,是在她的市區的高低不平,與夫樹木的青蔥。” 秦牧 《藝海拾貝·辯證規律在藝術創造上的運用》:“獨創清新,是優秀的藝術的特色。”
“特色”是一個漢語名詞,指事物或人表現出的獨特風格、色彩或優勢,常用來描述區别于其他事物的顯著特點。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該詞:
核心含義
指事物在色彩、風格、功能等方面展現的獨特性,如“藝術特色”“民族特色”。這種獨特性通常由環境、文化或曆史因素塑造,使其與同類事物形成差異。
詞源與結構
褒義與中性
常見搭配
特色需基于事物本質,如“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強調在基礎質量上的差異化,而非單純追求标新立異。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或例句來源網頁。
特色是一個具有獨特特點或特點的詞語。該詞可以拆分為「牛」、「疋」和「目」三個部首,共計8個筆畫。
「特色」一詞來源于漢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一書中。《平津侯主父列傳》記載了平原君主父偃的特别之處,被稱為「平津之特色」,由此形成了特色一詞。
在繁體字中,「特色」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稍有不同,但整體結構與現代寫法相似。例如,在隋唐時期,特色的寫法為「特色子」,其中「子」是後綴用來表示名詞。
例句:
1. 這家餐館的特色菜非常有名。
2. 我們學校有很多文化節目,每個節目都有自己的特色。
組詞:
1. 特色産品
2. 特色景點
3. 特色小吃
4. 特色建築
5. 特色文化
近義詞:
1. 特點
2. 特質
3. 特征
4. 特性
反義詞:
1. 普通
2. 平庸
3. 一般
4. 常規
5. 普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