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曠日積晷的意思、曠日積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曠日積晷的解釋

久經時日。 明 張居正 《種蓮子戊午稿序》:“世所以尚騏驥者,謂其立至也;所以貴鏌鎁者,謂其立斷也。若曠日積晷,則鉛刀効于一割,駑馬可緻千裡。故曰兵寧拙速,未覩巧之遲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曠日積晷”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kuàng rì jī guǐ,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基本釋義

指久經時日,形容耗費很長時間。其中:

出處與典故

出自明代張居正《種蓮子戊午稿序》:“若曠日積晷,則鉛刀效于一割,驽馬可緻千裡。故曰兵甯拙速,未睹巧之遲也。”
此句以“鉛刀(鈍刀)”“驽馬(劣馬)”比喻長期積累也能達成目标,強調效率與時間的辯證關系。

用法與結構

例句

該成語多用于強調長期積累或耗時較長的過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褒貶色彩(如肯定堅持或批評低效)。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曠日積聞

《曠日積聞》是一個描述時間過得很久、積累了很多事情的成語,意味着曆時較長。它是由“曠日”和“積聞”兩個詞組成的。

1. 曠日

“曠日”是由“廣”和“日”兩個部首組成的。其中,“廣”表示寬廣、廣闊,常用來表示時間上的長久;“日”表示太陽、時間的過程。這個詞的本義是太陽照耀地面的現象,引申為時間過得很長。

2. 積聞

“積聞”是由“禾”和“聞”兩個部首組成的。其中,“禾”表示莊稼、作物的積累,引申為事物的積累;“聞”表示聽到、了解。這個詞表示通過長時間的積累而獲取的知識或信息。

3. 來源

《曠日積聞》最早見于《文選·高平陵說陳戎語》。後來,這個成語被廣泛應用于描述時間較長、積累了大量知識或信息的情況。

4. 繁體字

《曠日積聞》的繁體字是「曠日積聞」。

5.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曠」的字形為「廣」上面加上「早早地」的符號,表示時間過得很久。而「積」則是「禾」上面加上「堆疊」的符號,表示事物的積累。而「聞」則是「耳」上面加上「門」的符號,表示傾聽、了解。

6. 例句

他對曆史的研究可謂是《曠日積聞》,所以對于古代文化的了解非常深刻。

7. 組詞

曠日積勞、曠日積晷、曠日持久、積聞所及。

8. 近義詞

曠日持久、久聞所及

9. 反義詞

片刻之間、一目了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