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號的意思、國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號的解釋

[the title of a reigning dynasty] 一國的稱號,如漢、唐、宋、元、明、清等

詳細解釋

(1).國家或朝代的名號。《史記·五帝本紀》:“自 黃帝 至 舜 禹 ,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 黃帝 為 有熊 , 帝顓頊 為 高陽 , 帝嚳 為 高辛 , 帝堯 為 陶唐 , 帝舜 為 有虞 。”《北史·崔宏傳》:“時 晉 使來聘,帝将報之,詔有司議國號…… 道武 從之,於是稱 魏 。”《資治通鑒·後唐明宗天成元年》:“ 李紹真 、 孔循 以為 唐 運已盡,宜建國號。”

(2).指年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避諱改國號改地改官》:“為子孫避諱而改祖宗之國號, 唐 以 中宗 諱 顯 而稱 高宗 之 顯慶 為 明慶 ;避 明皇 之諱 隆基 而改 高宗 之 永隆 為 永崇 。”

(3).朝廷命婦“國夫人”的封號。亦稱有此封號者。 唐 元稹 《為蕭相國謝太夫人國號告身狀》:“恩賜臣母國號告身一通。”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九:“ 楊相 女適 裴坦 長子,嫁資豐厚,什器多用金銀。 坦 尚儉,聞之不樂。一日,與國號及兒女輩到新婦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國號是代表一個國家或朝代的法定稱號,具有重要的政治與文化象征意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國號指行使國家主權的政權名稱,是法定統治政權的官方稱號。在中國古代,國號即朝代名稱,如漢、唐、宋、元、明、清等。新政權建立時,确立國號是首要任務,用以彰顯天命所歸與政權合法性。

二、曆史淵源

  1. 起源
    最早的國號可追溯至夏朝,據《史記》記載,黃帝至舜禹時期已有“異其國號”的傳統,但實際第一個明确國號為夏朝。

  2. 演變特點
    曆代國號多源于封地、谥號或象征祥瑞的詞彙。例如:

    • 漢:劉邦曾受封“漢王”
    • 唐:李淵襲爵“唐國公”
    • 元:取自《易經》“大哉乾元”。

三、功能與意義

  1. 政治象征
    國號代表政權正統性,如明朝國號“明”寓意“光明”,彰顯推翻元朝統治的合法性。

  2. 文化符號
    承載治國理念,如“清”暗含“水德克火”(明朝屬火德)的五行思想。

四、現代應用

現代國號通常與通稱不同,例如中國國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國際通稱“China”源于古代“秦”的音譯。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朝代國號的來源或文化内涵,可參考《史記》《資治通鑒》等史料,或查閱、7的曆史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