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狂放憨直。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程器》:“ 文舉 傲誕以速誅, 正平 狂憨以緻戮。”
“狂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狂放憨直,形容人性格率真、不拘小節,但可能因過于直率而顯得不夠圓滑。以下是詳細解析: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代劉勰的《文心雕龍·程器》,原文提到:
“文舉(孔融)傲誕以速誅,正平(祢衡)狂憨以緻戮。”
此處以孔融、祢衡為例,說明兩人因性格過于狂放直率而招緻禍端,側面印證了“狂憨”的貶義傾向。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文心雕龍》中的用例,可參考、3、5等來源的原文分析。
狂憨是一個漢字詞彙,可以分為兩個部首:犬和思。犬部表示這個漢字與狗或犬有關,而思部則表示與思考、智慧有關。這個詞的拆分筆畫依次為4畫和9畫。
狂憨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水浒傳》中的一個角色“石秀”。石秀是四大天王之一,被稱為“石狂憨”。他的形象被描述為外表狂放、内心愚笨而善良。後來,石狂憨一詞逐漸演變成了現代漢語中的狂憨,用來形容人的行為或言談幼稚、天真可愛,或者有時也用來形容人的思維方式迥異于常人。
在繁體字中,狂憨的寫法是「狂」字的左邊加上「憨」字。而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狂憨的寫法與現代相同,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下面是一些使用狂憨一詞的例句:
狂憨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新的詞語,如:
與狂憨意思相近的詞彙有天真、幼稚、愚笨等。而與狂憨意思相反的詞彙包括聰明、智慧、機智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