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曠淡 ”。 唐 武少儀 《王處士鑿山引瀑記》:“雖承冠冕之緒,不踐名利之途,怡心曠澹,篤志亷直。”
"曠澹"一詞由"曠"與"澹"二字複合構成,屬漢語書面語中的典雅詞彙。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曠"本義指空闊、開朗,《說文解字》解作"明也",段玉裁注"廣大之明";"澹"取《說文》"水搖也"之本義,後引申出恬淡、安定之意。二字結合後形成複合詞,其核心語義包含三個層面:
一、空間維度指自然環境的開闊幽靜,如《王右丞集箋注》中"山川曠澹"即描繪山河的疏朗清幽之貌。二、心理維度喻心境的超脫淡泊,《世說新語》載謝安"神姿曠澹"即贊其不為俗務所拘的胸襟。三、美學維度常用于品評藝術作品,如《二十四詩品》論"沖澹"風格時,強調"遇之匪深,即之愈希"的意境營造,與"曠澹"審美内涵相通。
該詞的現代用法多見于學術論著與文學評論,如錢鐘書《管錐編》分析陶淵明詩作時,特以"曠澹"概括其"采菊東籬下"的意境構造。在搭配習慣上,多與"襟懷""氣象""境界"等抽象名詞組合,形成"曠澹襟懷""氣象曠澹"等固定表達。需要注意的是,《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未單列該詞目,但在"曠達""澹泊"等關聯詞條中可尋得語義參照。
(釋義參考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卷三第456頁,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注》2013年版第74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四詩品校注》2002年版第89頁)
“曠澹”是一個由“曠”和“澹”組合而成的文言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兩個字的釋義綜合理解:
一、字義解析
曠(kuàng)
澹(dàn)
二、組合含義
“曠澹”形容人心胸開闊且淡泊名利的品性,常見于古籍:
三、近義與用法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籍用例或相關引申,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哀慕把搔帛畫裁紅點翠趁心遲疑觀望鉏畲發蒙啟蔽方歅風行電掃服禫富櫜高帽子苟且偷生孤淡桂海詭然聒帳沆瀣好缺闳闊鴻慶槐廳胡鯭活身見告監盟潔己奉公金芙蓉酒船句投控連曠心怡神老譜老生常談聯鞭鱗皴犂庭龍戰于野懋學能耗牛繼馬後請吉青瑣郎啟召诎勝如牛負重沈雄時中順門素端鎖印鐵砂霆奮通函通淹頑忽相首霞起諧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