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宋 時學士院中的廳名。 宋 梅堯臣 《送王著作赴西京壽安》詩:“閒尋前代迹,浄掃古槐廳。”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學士院第三廳學士閤子,當前有一巨槐,素號槐廳。舊傳居此閤者,多至入相。” 清 吳偉業 《即事》詩之三:“元僚白髮領槐廳,風度須看似 九齡 。”
“槐廳”是唐宋時期學士院中的一個廳堂名稱,具有特定的曆史和文化背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槐廳指學士院内的第三廳,因廳前有一棵巨大的槐樹而得名()。該名稱最早見于宋代文獻,如沈括《夢溪筆談》記載:“學士院第三廳學士閤子,當前有一巨槐,素號槐廳。”
曆史背景與功能
學士院是唐宋時期負責起草诏書、參與機要的機構,槐廳作為其中重要場所,常與文人學士的活動相關。據傳,在此廳任職者多有晉升宰相的機遇,故被視為仕途吉兆()。
文學記載
宋代詩人梅堯臣在《送王著作赴西京壽安》中寫道:“閒尋前代迹,浄掃古槐廳”,側面印證了槐廳的曆史淵源()。清代吳偉業詩中“槐廳”亦被用作官署雅稱,可見其文化影響延續至後世。
文化象征
槐樹在古代象征高官祿位(如“三槐九棘”典故),槐廳的命名可能與此寓意相關,暗示此處是培養重臣之地()。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曆史細節,可參考《夢溪筆談》等宋代典籍。
槐廳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槐樹下的涼亭”或“槐樹邊上的廳堂”。它由“槐”和“廳”兩個字組成。
槐廳的部首是木,表示它是與木相關的事物。槐廳一共有11個筆畫。
槐廳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古代,槐樹被認為是一種非常常見而美麗的樹種,經常被種植在園林、宮殿、庭院等地方。而廳堂則是用來招待客人、辦公、會議等活動的地方。因此,人們常常在槐樹旁邊建造涼亭或廳堂,用來享受涼爽或進行活動,這就形成了“槐廳”的概念。
槐廳的繁體字是「槐廳」。
在古時候,槐廳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主要的區别在于字的結構和字形的變化,而不會改變原本的意思。
1. 夏日的時候,我們常常在槐廳下乘涼。
2. 宴會上,客人們圍坐在槐廳裡,欣賞着槐樹的美景。
槐林、槐樹、槐花
涼亭、廳堂
歡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