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蒙啟蔽的意思、發蒙啟蔽的詳細解釋
發蒙啟蔽的解釋
啟發蒙昧。 明 李贽 《答李見羅先生書》:“發蒙啟蔽,時或未省,而退實沉思。既久,稍通解耳。”
詞語分解
- 發蒙的解釋 啟發蒙昧,後也指教兒童、少年開始識字讀書詳細解釋.啟發蒙昧。《易·蒙》:“初六,發蒙,利用刑人。” 孔穎達 疏:“以能發去其蒙也。” 漢 枚乘 《七發》:“發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唐 劉長卿
- 蔽的解釋 蔽 ì 遮,擋:蔽野。遮蔽。掩蔽。 隱藏:蔽匿。隱蔽。 欺騙,隱瞞:蒙蔽。蔽美揚惡。 概括:一言以蔽之。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發蒙啟蔽”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啟發蒙昧,指通過教育或引導使人擺脫無知、開悟明理。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發蒙:原指啟蒙孩童的智力,後引申為消除蒙昧狀态。
- 啟蔽:意為“啟發、開導”,強調撥開遮蔽心智的障礙。
- 整體含義:通過教導或點撥,幫助他人從蒙昧混沌中覺醒,獲得認知與理解。
出處與用法
- 出處:最早見于明代李贽的《答李見羅先生書》:“發蒙啟蔽,時或未省,而退實沉思。”。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中性色彩,多作謂語或定語,常用于描述教育者、導師的引導行為。
- 使用場景:適用于教育、學術或思想啟蒙的語境,強調對蒙昧者的開導。
近義詞與擴展
- 近義詞:發蒙解惑、啟蒙教育、指點迷津。
- 補充說明:該成語更側重“消除蒙蔽”的過程,而非單純傳授知識,隱含對深層認知障礙的破除。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用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的詳細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發蒙啟蔽》一詞的意思是指教育和啟發智力,使人由無知逐漸變得有知識、有見識。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發”字的部首是“發”,總共有五畫。
- “蒙”字的部首是“艹”,總共有十畫。
- “啟”字的部首是“口”,總共有七畫。
- “蔽”字的部首是“艹”,總共有十二畫。
來源:
《發蒙啟蔽》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朝著名教育家李時中的《育蒙心法》一書中。它指的是通過教育來啟發孩子的智力,讓他們能夠逐漸開發自己的潛能。
繁體寫法:
《發蒙啟蔽》在繁體中的寫法是《發蒙啟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發蒙啟蔽》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
例句:
- 通過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可以幫助他們在學習上取得更好的進步。
- 他的發蒙教育是由父母親自指導的,效果非常顯著。
組詞:
- 發展:指事物向着更好的方向演變,并取得更大的進步。
- 蒙受:指遭受某種不好的事情或情緒。
- 啟發:指通過引導和給予思考的提示使别人開闊眼界或獲取新的見解。
近義詞:
- 啟蒙:指開辟智力,使人從無知到有知識的過程。
- 教育:指在特定環境中引導和培養人的知識、品德和能力。
反義詞:
- 蒙昧:指對事物缺乏知識和了解,處于無知狀态。
- 遮蔽:指掩蓋或阻止真相或信息的傳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