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自身廉潔,為公事盡力。《宋書·夷蠻傳·林邑國》:“龍驤将軍、 交州 刺史 檀和之 ……潔己奉公,以身率下。”《魏書·南安王桢傳》:“ 南安王 楨 以懿戚之貴,作鎮 關 右,不能潔己奉公,助宣皇度,方肆貪欲,殖貨私庭,放縱姦囚,壅絶訴訟。” 鄭觀應 《盛世危言·書吏》:“﹝書吏﹞月得工食紙張之費,為數甚微,若潔己奉公亦實無以自給。”亦作“ 潔己從公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湖北軍政府都督命令》:“是時 湖北 不僅財政充裕,同志皆潔己從公,而軍械子6*彈被服,亦甚充足。”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潔己奉公漢語 快速查詢。
“潔己奉公”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用例或現代語境分析,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文獻來源。
潔己奉公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要保持自己的操守純潔,并為公衆利益而奉獻。下面将對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潔(水):字的部首是水,總筆畫數為5。
己(己):字的部首是己,總筆畫數為3。
奉(大):字的部首是大,總筆畫數為8。
公(公):字的部首是公,總筆畫數為4。
潔己奉公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尚書·書诰》中的記載。在古代,作為官吏,必須保持個人的純潔,以奉獻給國家和人民。
繁體字為潔己奉公。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而潔己奉公在古時的寫法可能為潔己奉公。
他一直抱着潔己奉公的心态工作,所以深受同事的尊敬。
潔身自好、奉公守法、橫掃千軍、心懷公義等。
清廉自守、忠誠正直。
腐敗貪污、自私自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