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己奉公的意思、潔己奉公的詳細解釋
潔己奉公的解釋
謂自身廉潔,為公事盡力。《宋書·夷蠻傳·林邑國》:“龍驤将軍、 交州 刺史 檀和之 ……潔己奉公,以身率下。”《魏書·南安王桢傳》:“ 南安王 楨 以懿戚之貴,作鎮 關 右,不能潔己奉公,助宣皇度,方肆貪欲,殖貨私庭,放縱姦囚,壅絶訴訟。” 鄭觀應 《盛世危言·書吏》:“﹝書吏﹞月得工食紙張之費,為數甚微,若潔己奉公亦實無以自給。”亦作“ 潔己從公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湖北軍政府都督命令》:“是時 湖北 不僅財政充裕,同志皆潔己從公,而軍械子6*彈被服,亦甚充足。”
詞語分解
- 潔己的解釋 使自己行為端謹,符合規範。《論語·述而》:“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潔,一本作“ 絜 ”。《後漢書·崔駰傳》:“吾生無妄之世,值 澆 羿 之君,上有老母,下有兄弟,安得獨潔己而危所生哉?
- 奉公的解釋 奉行公事克己奉公奉公守法詳細解釋奉行公事,不徇私。《商君書·定分》:“故智詐賢能者皆作而為善,皆務自治奉公。”《後漢書·侯霸傳》:“﹝ 霸 ﹞在位明察守正,奉公不回。” 唐 韓愈 《贈太傅董公行狀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潔己奉公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潔己奉公"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漢語成語,由"潔己"和"奉公"兩部分組成,核心含義是指個體通過嚴格約束自身行為來忠誠服務于公共事務或集體利益。以下是其詳細釋義:
一、語義解析
-
潔己:
- 潔:本義指幹淨、清潔,引申為使…純潔、清廉。此處作動詞用,意為使自身潔淨。
- 己:指自身、自己。
- 合義:使自身保持清白、廉潔。強調個體在道德操守上的自我要求和約束,做到品行端正、不貪不占、遠離污穢。
-
奉公:
- 奉:本義指恭敬地捧着、承受,引申為奉行、遵守、獻身于。
- 公:指公共事務、國家或集體的利益、公正的原則。
- 合義:奉行公事,以公共利益為重。強調忠于職守,盡心盡力地為集體、國家或公共事業服務。
二、整體釋義
“潔己奉公”的整體含義是:(個人)嚴格要求自己,保持廉潔清正的品行,同時恪盡職守,一心一意為公共利益服務。 它高度概括了一種理想的為官或從事公共事務者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
- 對内(對己):強調嚴于律己,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清廉的作風,杜絕以權謀私、貪污腐敗。
- 對外(對公):強調忠于職守,勤勉盡責,将公共事務置于首位,無私奉獻。
三、内涵與引申
- 公私分明:成語的核心在于正确處理“己”(私)與“公”的關系。要求個人利益絕對服從公共利益,絕不假公濟私。
- 道德楷模:常用來形容官員、公職人員或擔任公共職責的人應具備的崇高品德,是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念在公共領域的體現。
- 社會期許:反映了社會對管理公共資源、行使公共權力者的基本要求和美好期許,即希望他們既是道德上的君子,又是事務上的能臣。
四、權威參考釋義
根據《漢語成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8年修訂版)的釋義,“潔己奉公”指“保持自身廉潔,一心奉行公事”。該詞典強調此成語常用于形容官吏廉潔無私,克己奉公。《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将其解釋為“保持自身的廉潔,一心奉行公事”,同樣突出了廉潔自律與盡職奉公兩個核心要素。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編著的《新華成語詞典》也收錄此詞條,釋義與之相仿,着重其褒揚清官廉吏的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潔己奉公”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1.基本解釋
- 含義:指保持自身廉潔,一心為公事盡力,強調個人品德與奉公行為的結合。
- 拼音:jié jǐ fèng gōng。
- 結構:聯合式成語,中性色彩,多用于形容官員或公職人員。
2.出處與典故
- 最早出自《宋書·林邑傳》:“法命肅齊,文武畢力,潔己奉公,以身率下。”。
- 其他文獻如《魏書·南安王桢傳》也提及類似用法,強調廉潔與盡責的典範作用。
3.用法與近義詞
- 語法功能:通常作謂語、定語,如“他潔己奉公,深得民心”。
- 近義詞:克己奉公、廉潔奉公、潔己從公。
4.例句參考
- 《文明小史》第十三回:“總督大人還要當當,真算得潔己奉公第一等好官。”。
5.擴展說明
- 該成語體現了傳統文化中對官員“廉潔自律”與“盡職奉公”的雙重要求,至今仍用于倡導廉政文化。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用例或現代語境分析,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不遑暇食步人後塵船民出分垂首帖耳盜柄颠唇簸嘴彫甿洱水反眼不相識煩纡伏法高徹高乃依工部懷愧黃銅家集健碩解匠驚矯敬小慎微金蓮鞠壤匡奉揆德冷冽棱線黎丘丈人麥醴門廊秘寶明約姆師胮脹缥碧剽敚瓢壺牽攣親誼鬈曲塞翁馬騷憂山祇山窮水盡聖誨數貧嘴四民之天松腴踏博台宦唐園貪猥無厭天機雲錦痛醉外委外徭吳妝仙娃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