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以槳擊船舷以為歌詠的節拍。 晉 郭璞 《江賦》:“忽忘夕而宵歸,詠採菱以叩舷。” 唐 韓愈 《湘中》詩:“蘋藻滿盤無處奠,空聞漁父叩舷歌。”
“叩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叩舷(拼音:kòu xián)指用槳敲擊船舷作為歌唱或吟詠的節拍。
如今“叩舷”更多用于文學創作或文化表達中,例如: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江賦》《湘中》等文獻來源。
叩舷(kòu gā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叩”是由“口”部首組成,擁有五畫
“舷”是由“舟”部首和“玄”部首構成,擁有十一畫
來源:
“叩”是指用手擊打或敲擊的動作,表示憑借聲音傳達信息的意思
“舷”是指船的舷位,即船的旁邊,表示與船相關的意思
繁體:
在繁體字中,“叩”和“舷”的形态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通常采用篆書和隸書的形式書寫。篆書是古代的一種書寫形式,筆畫較多且形态繁複。隸書是秦漢時期的一種簡化形式,筆畫較少且形态簡潔。
例句:
1. 他站在船邊,叩舷想回家。
2. 他用力叩舷,希望能得到救援。
3. 船工叩舷指示航向。
組詞:
組詞方面,可以與“叩舷”相關的詞語有:“船舷”、“叩問”、“禮舷”等。
近義詞:
與“叩舷”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敲船”、“擊船”。
反義詞:
與“叩舷”意思相反的詞語是:“離舷”,即遠離船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