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稅厘的意思、稅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稅厘的解釋

海關稅和厘金稅的合稱。 清 馬建忠 《適可齋記言·富民說》:“上溯 康 乾 之際,稅釐不徵而度支充,海市有禁而闤闠足。”《清會典事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交涉搉稅》:“其完清稅釐之洋藥,即又拆改包裝,於每箇上黏貼印花,以為已完稅釐之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稅厘”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不同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稅厘是晚清時期對海關稅和厘金稅的合稱,屬于商業稅的一種。


二、曆史背景與分類

  1. 起源
    始于鹹豐三年(1853年),清政府為籌措軍費而設,至1931年裁撤。
  2. 稅種分類
    • 坐厘:對商品交易征收的稅;
    • 行厘:對貨物運輸征收的稅。
  3. 稅率與征收
    稅率通常為貨物價值的1%(即“值百抽一”),但實際執行中存在地方差異。例如洋藥(鴉片)進口時需繳納正稅和厘金,稅率為5%,後調整為每100斤征40兩。

三、應用實例


四、其他用法

在部分古籍或成語中,“稅厘”也被比喻為極微小的數量(如“稅厘之差”),但這種用法較罕見。

如需進一步查閱原始文獻或政策細節,可參考《清會典事例》《適可齋記言》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稅厘的意思

《稅厘》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指的是古代國家對民衆征收的稅收。

拆分部首和筆畫

《稅厘》的部首是「示」,筆畫數為9。

來源

《稅厘》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土地制度。在古代,國家對土地進行劃分并對土地征收稅收。其中,「稅」是指國家收取的稅款,「厘」是指稅賦的具體金額。後來,「稅厘」成為表示稅收的統稱。

繁體

《稅厘》的繁體字是「稅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稅厘」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厘」字在古代的寫法為「親」字下加上「犬」字,表示國家對土地的征收,「稅」字則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1. 唐代,國家對土地征收的稅厘很重,給農民帶來了很大的負擔。

2. 他被迫逃離家鄉,因為無法承擔那裡沉重的稅厘。

組詞

稅收、厘金、公厘、厘定

近義詞

稅金、賦稅、稅款

反義詞

減稅、免稅、豁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