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填塞的意思、填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填塞的解釋

[fill up] 填補;塞滿;充塞

詳細解釋

(1).填補;塞滿;充塞。《管子·度地》:“當冬三月……利以填塞空郄,繕邊城,塗郭術,平度量,正權衡,虛牢獄,實廥倉。”《魏書·恩倖傳·趙脩》:“ 脩 之葬父也,百僚自王公以下無不弔祭,酒犢祭奠之具,填塞門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師友》:“夫痛之至者,言不能宣;雖欲寄詞,秪益填塞。” 清 黃宗羲 《論文管見》:“近見臣子,動将經文填塞,以希經術,去之遠矣。” 魯迅 《書信集·緻姚克》:“《現代》想必亦将講民族文學,或以莫名其妙之文字填塞耳。”

(2).猶言堵塞。謂王道不通。《文選· 班彪 <北征賦>》:“餘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阨災。” 李善 注:“王道不通,故曰填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填塞是現代漢語中的常用動詞,指通過外力将物體充入空間或縫隙,使其填滿或堵塞。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的釋義,其含義可細分為以下兩類:

一、基本釋義:填充空隙

指用實物将空缺、凹陷或中空部分完全充滿。

例證:

“工人用沙土填塞地基的縫隙。”

此義項強調物理空間的充實,常見于工程、建築等語境。來源依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289頁。

二、引申釋義:強行壓制或彌補

  1. 壓制情感/思想

    比喻以強制方式抑制情緒、想法等抽象事物。

    例證:

    “他試圖用忙碌填塞内心的空虛。”

    此用法突顯心理層面的“填補”行為,含被動意味。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21年,卷10第356頁。

  2. 彌補不足

    指臨時性補充短缺的事物(多含倉促應付之意)。

    例證:

    “公司通過短期借款填塞資金缺口。”

    此處隱含“勉強應付”的貶義色彩。來源綜合《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1472頁中“塞”字條的引申義。


詞義辨析

古漢語溯源

“填”本義為充塞土地(《說文解字》:“填,塞也”),與“塞”同義複用強化語義。漢代典籍已見連用,如《漢書·溝洫志》:“填塞阙漏”,指修補堤壩缺口,印證其物質與抽象雙重含義的早期并存。

網絡擴展解釋

“填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填塞(拼音:tián sāi)指填補、塞滿或充塞,常用于描述用物質或内容将空間、空缺完全占據。例如:

二、引申含義

  1. 抽象意義的堵塞
    如《北征賦》中“罹填塞之阨災”,李善注解為“王道不通”,比喻政治或社會通道受阻。
  2. 填補空隙
    《管子·度地》提到“填塞空郄(隙)”,指修補城牆或建築中的缺口。

三、文獻用例

四、近義詞與翻譯

五、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具體事物(如填塞洞穴、道路)或抽象概念(如情感、信息過度充斥)。需注意語境,避免與“堵塞”(側重阻礙)混淆。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原文或翻譯細節,可參考上述标注的網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黯爾敗藁報谒表俗猜意觇決俦擬床頭人創造教育翠車錯分耽尚放佯鳳凰蛻感荷灌滕鹄的過斛果盤還心鴻略候蹄回灘佳節建邪幾梴箕服靜氣晶體管近事女究宣極壯崛起勞師兩面光兩姨龍瑞路遇買榜泯化披衣普教清秋棨信群飲沙澀詩場時進市醫思想家崧山縮竄所向無前同參通诂同舉脫崗為山向蕲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