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門下坊的意思、門下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門下坊的解釋

官署名。太子屬官,以比于門下省。始于 北齊 。《隋書·百官志下》:“門下坊,置左庶子二人,内舍人四人,録事二人,主事令史四人。統司經、宮門、内直、典膳、藥藏、齋帥等六局。”《通典·職官十二》:“ 北齊 門下坊中庶子四人領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門下坊是中國古代東宮官署名稱,主要存在于隋唐時期,是太子東宮的重要行政機構之一,其職能類似于朝廷的門下省,負責侍從規谏、文書審核等事務。

一、機構性質與隸屬

門下坊隸屬于太子東宮系統,為太子直屬的行政機構。隋代始設,唐代沿襲,與典書坊(後改稱右春坊)并置,共同輔佐太子處理政務。其長官為左庶子,副職為左谕德、左中允等,屬官包括司議郎、舍人等,構成完整的職官體系 。

二、核心職能

  1. 侍從規谏

    門下坊官員負責隨侍太子左右,對其言行進行規勸谏議,确保太子德行符合禮法要求。例如,司議郎需記錄太子言行得失并進谏 。

  2. 文書審核

    掌管東宮奏章、公文的上傳下達,審核太子教令的合法性,并駁正違失,職能類比門下省對皇命的封駁權 。

  3. 禮儀典儀

    協助太子執行祭祀、朝會等禮儀活動,維護東宮禮制規範。

三、曆史演變與地位

門下坊的設置體現了古代東宮制度對朝廷中樞機構的模仿。隋文帝時期正式确立其建制,唐代進一步完善,成為東宮"三省制"(門下坊、典書坊、家令寺)的核心部分。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曾改稱"左春坊",但職能基本延續 。其運作機制反映了古代儲君培養與國家治理體系的緊密關聯。

四、名稱釋義


參考資料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
  2. 《中國曆史大辭典·隋唐五代史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年.
  3. 《古代職官大辭典》,中華書局,2015年.

網絡擴展解釋

門下坊是中國古代東宮官署名,主要職能為輔佐太子,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門下坊是北齊時期設立的太子屬官機構,職能類比中央政府的門下省。其名稱中“坊”指官署場所,而非民間作坊或街巷。

二、曆史沿革

  1. 起源:始設于北齊,為東宮二坊之一。
  2. 隋唐發展:隋代延續此制,《隋書》記載其下轄司經、宮門、典膳等六局。唐代改稱左春坊、右春坊。

三、組織結構

設左庶子二人為長官,下屬包括:

四、職能特點

作為太子行政中樞,主要承擔:

  1. 文書處理與政令傳達
  2. 東宮日常事務管理
  3. 禮儀活動籌備 其職能定位相當于縮小版的門下省,但服務對象僅限于太子。

注:關于具體任職案例,可參考《隋書·百官志》和《通典·職官十二》的原始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棒棰崩鲠镖客賓空産翁黨偶大重吊文堤潰蟻孔斷阙二鼠高山冠灌澡固體燃料汗褂兒厚德載物畫地煌煌黃土包子緩火回疆火曹狐嵌見道降衷堅直嘉牲搢版謹人快牛來許嬾怠狼狗老太婆梨渦漫山遍野矛盾律冒取攀引品種淺春钤縫乾維驅蹇柔蔬儒冠撒子聲學審批耍把戲水滴石穿死死平平素端隨任頭腦冷靜相依為命鮮潤現薩鮮色寫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