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脂的一種。 唐 白居易 《臘日謝恩賜口蠟狀》:“今日蒙恩,賜臣等前件口蠟及紅雪澡豆等。”
“口蠟”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口蠟指口脂的一種,屬于古代護膚或裝飾用品,主要用于唇部保養或妝容修飾。唐代文獻中多次提及,如白居易《臘日謝恩賜口蠟狀》記載皇帝賞賜“口蠟及紅雪澡豆等”。
在唐代,口蠟常作為宮廷賞賜之物,與“紅雪澡豆”(類似清潔護膚品)并列,說明其具有實用價值,可能用于冬季防唇裂或禮儀場合的妝容。
類似今天的潤唇膏或口紅,但成分可能更天然,如蜂蠟、植物油脂等。
部分網頁提到“口蠟形容說話結巴”,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或高信度來源,可能是現代誤傳。
如需進一步了解唐代化妝品或白居易相關記載,可參考《全唐文》等古籍或曆史研究資料。
口蠟是一個常用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在口腔中塗抹的一種蠟狀物質。口蠟一般用于幫助保護口腔組織,減少口腔接觸的摩擦和刺激,用于一些口腔疾病的治療。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口(kǒu)是口的拆分部首,它的康熙筆畫為3。
蠟(là)是蠅的拆分部首,它的康熙筆畫為13。
來源:
“口蠟”這個詞語是由“口”和“蠟”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口”表示口腔,“蠟”表示蠟狀物質。将這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口蠟”這個詞語。
繁體:
在繁體字中,“口蠟”這個詞語的寫法是「口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字形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根據研究,古時候的“蠟”字可能是由“蝱”和“西”組成,其中“蝱”表示蠟蟲,而“西”表示一種工藝和技術。
例句:
1. 我正在使用口蠟來減少口腔潰瘍的疼痛感。
2. 醫生建議我塗抹口蠟來保護牙齒和牙龈。
組詞:
1. 口腔:指人的口腔部分,也是“口蠟”作用的對象。
2. 潤滑劑:也可用于潤滑口腔組織的物質,與口蠟具有類似的功能。
近義詞:
潤唇膏:和口蠟類似,都是塗抹在口腔上的物質,用于保護和滋潤唇部。
反義詞:
口紅:與口蠟相反,是一種用于打扮和化妝的口腔用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