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的意思、放火的詳細解釋
放火的解釋
(1) [set fire to]∶引火焚燒房屋等
(2) [create disturbances]∶比喻煽動或發動騷亂事件
詳細解釋
(1).引火焚燒。《周禮·夏官·羅氏》“蠟則作羅襦” 漢 鄭玄 注:“《王制》曰:‘昆蟲已蟄,可以火田。’今俗放火張羅,其遺教。”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箴》:“将至 吳 ,密勑左右,令入 閶門 放火以示威。”《西遊記》第十六回:“隻見那衆僧們搬柴運草,已圍住禪堂放火哩。” 陳殘雲 《山谷風煙》第十章:“那晚火燒山,有人看見他從山上跑下來,不知是不是他放火的。”
(2).放燈。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五:“ 田登 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於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遊觀。吏人遂書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參見“ 放燈 ”。
(3).比喻煽動或發動騷亂事件。 毛6*澤6*東 《團結一切抗日力量,反對反6*共頑固派》:“反6*共是 日 汪 的主要目的……這樣,他們就利用國6*民6*黨内部的頑固派,到處放火。”
詞語分解
- 放的解釋 放 à 解脫約束,得到自由:把籠子裡的鳥放了。放膽。放誕。放任。放肆。放歌。放懷。豪放。釋放。 散(刵 ):放工。放假。放學。放晴(陰雨後轉晴)。 帶牲畜到野外去吃草:放牧。放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動,放手不管,含貶義)。 驅逐到遠方去:放逐。放黜。流放。 到基層去:放官(古時指任命為外地官員)。下放。 發出:放電。放毒。放光。發放。 借錢給别人,收取利息:放債。放貸。 擴展:放大。放寬。 花開:百花
- 火的解釋 火 ǒ 燃燒,物質燃燒時所發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燭。火源。火焰。煙火。火中取栗(喻為别人冒險出力,而自己吃虧上當,毫無所獲)。 緊急:火速。十萬火急。 指槍炮彈6*藥等:火藥。火炮。 發怒,怒氣:火暴。火性。 中醫指發炎、紅腫、煩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 形容紅色的:火紅。火腿。 古代軍隊組織,一火十個人。 姓。 水 筆畫數:; 部首:火;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放火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放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放火”指故意點燃物品或場所的行為,通常帶有主觀惡意。例如:“他因報複在倉庫放火,引發嚴重火災。”
二、法律定義
根據中國《刑法》:
- 第114條: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但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 第115條:放火緻人重傷、死亡或重大財産損失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
三、社會危害性
放火行為可能:
- 威脅他人生命安全;
- 損毀公私財物;
- 破壞生态環境;
- 擾亂社會秩序。
四、與相近概念的區别
- 失火:因過失引發火災,如未熄滅煙頭引發燃燒,刑罰較輕(《刑法》第115條第2款)。
- 縱火:與“放火”基本同義,但“縱火”更強調蓄意性,常見于法律文書。
五、警示與預防
- 若發現放火行為應立即報警(撥打110或119);
- 日常生活中需加強防火意識,如定期檢查電路、配備滅火設備。
注意:任何形式的放火均屬嚴重違法犯罪,切勿因個人恩怨或利益驅使觸犯法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放火,是指故意用明火或其他可燃物燒烤、點燃物體,造成火災或破壞的行為。放火的部首為火,筆畫為4畫。該詞來源于古代漢字演變,并在繁體中保留了相同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放火的寫法也存在一些變化。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較為繁複,放火的古字形為「炂」。隨着時間的演變,漢字寫法逐漸簡化,放火的現代字形變為「火」。
以下是幾個關于放火的例句:
1. 他被控放火罪,将面臨嚴厲的刑罰。
2. 我家附近發生了一起放火案件,幸好及時被撲滅。
3. 那個兒童調皮地悄悄放火,惹得大人們紛紛趕來滅火。
放火的組詞有:縱火、縱火犯、放火犯等。近義詞包括:縱火、縱火犯罪、縱火事件。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使用諸如滅火、防火等詞語表示相反的概念。
希望以上回答能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