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地聽的意思、地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地聽的解釋

古代軍事上偵察敵方動态的一種方法。多用于守城,以防突然襲擊。 唐 李靖 《衛公兵法·部伍營陣》:“兼令人枕空胡祿卧,有人馬行三十裡外,東西南北皆響見於胡祿中,名曰地聽。”《通典·守拒法》:“地聽,於城内八方穿井各深二丈,以新甖用薄皮裹口如鼓,使聰耳者於井中托甖而聽,則去城五百步内悉知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地聽”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三層解釋:

一、軍事偵察方法(核心含義)

指古代戰争中用于探測敵方動态的守城技術。通過埋設空心器皿(如“胡祿”或“甖”)于地下或井中,士兵通過監聽地面震動判斷敵軍動向,探測範圍可達三十裡外。例如《衛公兵法》記載:“枕空胡祿卧,人馬行三十裡外皆響見于胡祿中,名曰地聽。”

二、神話與宗教意象

  1. 神獸“谛聽”
    佛教傳說中地藏菩薩的坐騎,能通過聽覺辨别人心善惡,後演變為民間信仰中的圖騰。
  2. 神通“天視地聽”
    神話故事中的能力,類似佛門六神通,可感知天地間隱秘信息。

三、成語比喻義

引申為“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形容人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能察覺他人忽略的信息。例如:“他如地聽般識破了對方的僞裝。”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原始文獻(如《衛公兵法》《通典》),可參考、7、9的古代典籍引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地聽的意思

地聽(dì tī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聽覺敏銳,對聲音的感知能力特别突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地聽的拆分部首為土和耳,結構為複合字。它共有7筆。

來源

地聽是由《說文解字》所載,原義是指地下或地底下的聽覺。後來引申為指聽覺敏銳。

繁體

地聽的繁體字為地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地聽在古時候的寫法是地聽。其結構和現代漢字寫法基本相同,隻是形狀上有細微差異。

例句

1. 他的地聽非常靈敏,能夠辨别出很遠的聲音。

2. 這隻貓有地聽,能夠聽到樓下的老鼠叫聲。

組詞

地聽可以和其他詞彙組合成不同的詞語,如:

1. 地聽器:指增強、放大或改善地聽能力的裝置。

2. 耳地聽:指人的聽覺力非常敏銳。

近義詞

地聽的近義詞包括:地聰(dì cōng)、地靈(dì líng)。

反義詞

地聽的反義詞是:聾(lóng),指聽覺失去或喪失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