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佳穗。《晉書·楊方傳》:“如 方 者乃荒萊之特苗,鹵田之善秀。”
“善秀”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指品德與才能兼備的優秀人才:
《晉書·楊方傳》中特指農作物的優質穗粒:“鹵田之善秀”意為鹽堿地中長出的佳穗。此用法現代已罕見,多用于古籍研究。
建議優先采用第一種現代常用含義,若涉及古籍可參考《晉書》相關注釋。
《善秀》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一個人具備善良和出衆的品質。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品德和才能方面都很優秀。
《善秀》這個詞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别是“言”、“秉”、“方”和“禾”。 其中,“言”是表示話語和言語的意思,它的筆畫數是言字的筆畫數; “秉”是持有、掌握的意思,它的筆畫數為10; “方”是指方正、正直的意思,它的筆畫數為4; “禾”是指稻谷而得來的食物,它的筆畫數為5。
《善秀》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紅樓夢》一書中。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是「善秀」。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對于《善秀》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是稍有不同的。其中,“善”字的寫法是「單」,是用單人旁來表示,而在現代簡化字中,這個寫法被改為了「善」; “秀”字的寫法是「臺」,是用台字底表示,現代漢字中這個寫法被改為了「秀」。
1. 他是一個善秀的年輕人,德才兼備,深受人們的尊敬和喜愛。
2. 這個學生在學業上非常善秀,經常獲得各種獎勵。
3. 她不僅善秀,還十分謙虛,是大家的楷模。
以「善秀」為核心詞語,可以組成以下詞組:
1. 善良好人:指善良品德優越的人。
2. 才華出衆:指才能特别突出、超群的人。
3. 不善秀:指品德和才能都不出衆的人。
與「善秀」近義詞有:
1. 善良傑出
2. 德才兼備
3. 才德兼修
與「善秀」反義詞有:
1. 不善良
2. 平庸無能
3. 普普通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