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面陳述。《梁書·武帝紀上》:“今段乘驛甚急,止有兩封與行事兄弟,雲‘ 天虎 口具’;及問 天虎 而口無所説。” 南朝 陳 徐陵 《代梁貞陽侯與荀昂兄弟書》:“一二復令 張佛奴 口具。相見在近,此不多及。”《資治通鑒·梁元帝承聖元年》:“會 蜀 人 費合 告 怦 反, 怦 有與将帥書雲:‘事事往人口具。’ 紀 即以為反徵。”
口具在現代漢語中屬于生僻詞或古語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一、古漢語釋義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6)記載“口具”可解作:
二、方言考證 《中國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2012)收錄閩南語區用法:
三、醫學術語溯源 《中醫器械考》(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提及: 明清醫籍中特指“開口器”,用于治療牙關緊閉病症,形制與現代醫用壓舌器相似,材質多為竹木或金屬。
四、構詞法分析 根據《現代漢語構詞法研究》(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5): 作為偏正結構複合詞,“口”表功能部位,“具”強調器物屬性,符合古代器物命名規律,如“耳具”“首具”等同類構詞形式。
建議具體使用時結合上下文語境,嚴格意義上的詞典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紙質版第七冊第483頁。
“口具”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基本釋義
指當面陳述,強調通過口頭直接表達。例如《梁書·武帝紀上》中記載:“雲‘天虎口具’”,即通過口頭傳達信息。
字詞結構分析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正式文書中,描述通過口頭而非書面形式傳遞信息的行為。例如南朝陳徐陵的書信中提到“因使人宇文平口具”,即委托使者當面陳述内容。
現代關聯與注意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屬于文言詞彙。需注意與“口述”“口谕”等近義詞區分,其核心差異在于“口具”更強調當面完成陳述動作的特性。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梁書》或南朝陳徐陵的文書記載。
半無産階級背會辮繩柄授炳着擘錢不足為外人道也鄽市成衣鋪重仞創壽吹笙寸情檔冊簟文彫瘵砥厲阨摧分飡風瘧奮翔剛齊弓影杯蛇官諱滾塵故年骨肉親黃媪黃台瓜蔓徊腸傷氣恢闳将攝金漆飯桶舊愛記住絕對真理蝰蛇理孫鳴禽冥夜平情啟明星人樂士宦世祿屍陀林摔喪殊不知聳體素舸桃花茜醋天頭偷春體外簾官魏王池唯唯否否文禽梧檟享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