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面陈述。《梁书·武帝纪上》:“今段乘驛甚急,止有两封与行事兄弟,云‘ 天虎 口具’;及问 天虎 而口无所説。” 南朝 陈 徐陵 《代梁贞阳侯与荀昂兄弟书》:“一二復令 张佛奴 口具。相见在近,此不多及。”《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元年》:“会 蜀 人 费合 告 怦 反, 怦 有与将帅书云:‘事事往人口具。’ 纪 即以为反徵。”
口具在现代汉语中属于生僻词或古语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一、古汉语释义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记载“口具”可解作:
二、方言考证 《中国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2012)收录闽南语区用法:
三、医学术语溯源 《中医器械考》(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提及: 明清医籍中特指“开口器”,用于治疗牙关紧闭病症,形制与现代医用压舌器相似,材质多为竹木或金属。
四、构词法分析 根据《现代汉语构词法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5): 作为偏正结构复合词,“口”表功能部位,“具”强调器物属性,符合古代器物命名规律,如“耳具”“首具”等同类构词形式。
建议具体使用时结合上下文语境,严格意义上的词典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纸质版第七册第483页。
“口具”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基本释义
指当面陈述,强调通过口头直接表达。例如《梁书·武帝纪上》中记载:“云‘天虎口具’”,即通过口头传达信息。
字词结构分析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正式文书中,描述通过口头而非书面形式传递信息的行为。例如南朝陈徐陵的书信中提到“因使人宇文平口具”,即委托使者当面陈述内容。
现代关联与注意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属于文言词汇。需注意与“口述”“口谕”等近义词区分,其核心差异在于“口具”更强调当面完成陈述动作的特性。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梁书》或南朝陈徐陵的文书记载。
安卧鏖突百工衙半劳动力鲍舍北关砭焫惼心摽季敝赋布幕参寻称蕃重身春瑞楚篇篡乱蹈水定倾扶危顿开茅塞掇皮二把手二变风威给以公鸡佹诞骇龙好耍子鹤膝回阑火仓贾舟荆舒救世空幽枯髅来电利患履端秘要奶罩平板电脑前进士倾柯卫足善骑生肉枯骨霜桧死而复生孙少爷抬敬搪拒鼗铎提补猬锋螗斧威威乌洞洞献词乡晨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