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虛無渾茫。《關尹子·九藥》:“昔之論道者,或曰凝寂,或曰邃深,或曰澄澈,或曰空同。”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賦》:“視空同而失貌,察倏忽而亡迹。” 明 馮惟敏 《粉蝶兒·五嶽遨遊》曲:“太極分兩儀,空同涵萬有。”
(2).亦作“ 空桐 ”、“ 空峒 ”。山名。即 崆峒 。在今 甘肅省 平涼市 西,險峻雄偉,山上道觀極盛。《莊子·在宥》:“ 黃帝 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 廣成子 在於 空同 之上,故往見之。”《漢書·郊祀志上》:“上遂郊 雍 ,至 隴西 ,登 空桐 ,幸 甘泉 。” 宋 曾鞏 《冬暮感懷》詩:“坐思 空峒 間,負雪山千層。” 明 宋濂 《崆峒雪樵賦》:“伊 空同 之拔起兮,鎮 嶠 南之靈區。”
(3). 明 代文學家 李夢陽 號 空同子 ,亦簡稱“空同”。 明 李贽 《與管登之書》:“如 空同先生 與 陽明先生 同世同生,一為道德,一為文章。千萬世後,兩先生精光具在,何必更兼談道德耶?”
(4).複姓。 戰國 趙 有 空同 氏。見《史記·趙世家》。
空同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解析:
山名異寫
古籍中“空同”常作為“崆峒”的異體寫法,指代中國曆史上的著名山脈。例如:
哲學象征
道家典籍中,“空同”被引申為“虛無混沌”的宇宙初始狀态。《淮南子》稱其為“元氣所生,萬物之祖”(來源:《淮南子校釋》)。
地域代稱
唐代詩人杜甫在《送高三十五書記》中用“崆峒”指代隴右地區,詩雲“崆峒小麥熟,且願休王師”(來源:《全唐詩》中華書局版)。
“空同”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四類解釋:
虛無渾茫(道家哲學概念)
指宇宙初始的混沌狀态或虛無缥缈的境界。例如《關尹子·九藥》提到“空同”是古人描述“道”的形态之一,南朝江淹在《水上神女賦》中亦用此詞形容神女蹤迹難尋。
山名(即“崆峒”)
位于今甘肅省平涼市西,以險峻雄偉著稱,是道教聖地。據《莊子·在宥》記載,黃帝曾在此山向廣成子問道,漢代《郊祀志》亦提及帝王登臨此山的記載。
明代文學家李夢陽的别號
李夢陽號“空同子”,為明代文學複古運動“前七子”領袖之一,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其文集《空同集》對後世影響深遠。
複姓(曆史罕見姓氏)
出自戰國時期趙國,《史記·趙世家》記載趙國有空同氏,屬以地名為姓的古老姓氏。
示例用法:
建議結合具體文本語境判斷其确切含義。
抱廈廳悲痛欲絕本第鞭蹬鼻斤簿訟蒼涼逞勝侈說沖風冒雨綽俏大戀大戲德體貂帽娥陵氏奉制紛擾黻裳負帙附贅伕子梗頑不化鬼迷洪湖紅運華屋山邱将軍府嘉猷疥駱駝開門客屦髡耏離合的神光噴漿枇沐撲馬輕寶輕駛球杖踢弄驅疫三雲深刺腧髓受命寶樹瘡水帝説诳太階唐僧取經鐵心木腸彤陛彤宮唯物論相絕小杜律狎戲燮諧諧雅西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