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雅的意思、諧雅的詳細解釋
諧雅的解釋
諧和雅正。《四庫全書總目·别集二四·大複集》:“至 夢陽 雄邁之氣,與 景明 諧雅之音,亦各有所長。正不妨離之雙美,不必更分左右袒也。”
詞語分解
- 諧的解釋 諧 (諧) é 和,配合得當:和諧。諧調(俹 )。諧音。 滑稽:诙諧。諧趣。諧谑(诙諧逗趣)。亦莊亦諧(既嚴肅又诙諧)。 (事情)商量好,辦妥:事諧。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雅的解釋 雅 ǎ 正規的,标準的:雅言。雅正(a.規範的;b.正直;c.客氣話,用于贈給他人的書畫題款上,請對方指正)。 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文雅。高雅。典雅。雅觀。雅教(刼 )。雅興(宯 )。雅座。雅俗
專業解析
諧雅是漢語中一個形容事物風格或氛圍的複合詞,由“諧”與“雅”二字組合而成,具有以下核心含義:
-
和諧雅緻
指事物兼具協調融洽與高尚優美的特質。“諧”強調和諧、融洽、不沖突;“雅”則指向典雅、優美、有格調。常用于描述藝術風格、言行舉止或環境氛圍既自然流暢又不失文化品位。例如:“園中布局諧雅,一草一木皆見匠心。”
-
風趣而不失莊重
在形容人的談吐或文藝作品時,“諧雅”特指幽默風趣中蘊含典雅内涵的狀态。它區别于粗俗的滑稽或刻闆的嚴肅,體現的是智慧與修養的結合。如:“先生言談諧雅,常于妙語連珠間透出哲思。”
語源與演變
“諧”本義為聲音相和(《說文解字》:“諧,詥也”),引申為協調、诙諧;“雅”源自正統規範(《毛詩序》:“雅者,正也”),後指高尚優美。二字結合最早見于古代文論,如清代文人評詩文書畫常用“諧雅”贊其兼具情趣與格調。
近義詞辨析
- 典雅:更側重莊重優美,少“諧”的趣味性。
- 隽雅:強調意味深長且雅緻,與“諧雅”的幽默感不同。
- 幽默:突出诙諧逗趣,但未必含“雅”的格調。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定義“諧雅”為“諧和雅正”。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收錄“諧”字釋義“诙諧”,“雅”字釋義“高尚;美好”,複合詞義可據此推衍。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對“諧”“雅”的古典用例解析佐證其文化内涵。
- 王力《古漢語字典》:通過字源考據印證“諧”與音樂和諧、“雅”與正統性的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
“諧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諧和雅正”,常用于形容事物或藝術形式既有和諧之美,又具備典雅的格調。以下是詳細解析:
詞義與拼音
- 拼音:xié yǎ(注音符號:ㄒㄧㄝˊ ㄧㄚˇ)
- 釋義:指兩種特質的結合,即“和諧”與“雅正”。其中,“諧”強調協調、融洽,“雅”則偏向正統、高雅,多用于評價文學、音樂等藝術形式的風格。
應用場景
- 文學評論
例如《四庫全書總目》中對比李夢陽與何景明的詩歌風格時,用“諧雅”形容何景明的作品音律和諧、語言雅緻,與李夢陽的“雄邁之氣”形成對照。
- 音樂與藝術
唐代權德輿的詩句“八音諧雅樂”、宋代劉克莊的“筝笛豈能諧雅樂”,均以“諧雅”描述音樂既符合規範又具備和諧美感的特點。
- 文人雅趣
元代淩雲翰在詩詞中以“語言隨意出天真”與“諧雅”呼應,體現自然與雅正并存的審美追求。
補充說明
- 使用範圍:該詞屬于書面化表達,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但常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藝術鑒賞領域。
- 權威來源:高權威性資料(如《四庫全書總目》)的引用強化了其釋義的可靠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列舉的唐代至明代相關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庵羅白環裱褫逼氣擦粉塗額傪悴餐具出奇制勝叢輕折軸耽驚受怕妲語二千石繁昌風從分體阜昌膏脣販舌高謝構夏歸橐绲帶海腹橫橫實實鴻雀環錢護蜜呼天叫地交報教名靜泊觐歲極則必反摳請塊塊儈豕雷填黎家流诳鸾形忙碌冒蔭滅火器密擠擠鬧香潑言語鋪結慶暖揉制軟木上辰羶行四配天不怕,地不怕托拉斯未辨菽麥無法無天香閣纖毫無爽效績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