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受命寶的意思、受命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受命寶的解釋

即受命玺。《舊五代史·晉書·高祖紀三》:“辛酉製皇帝受命寶,以‘受天明命惟德允昌’為文。”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一:“ 元符 初,得 漢 傳國璽,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又其一曰‘承天福延萬億永無極’,是二者, 祐陵 又自倣為之,悉魚蟲篆也,號傳國璽曰受命寶,九字璽曰鎮國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受命寶是中國古代帝王玉玺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特指象征"天命所授"的皇權信物。《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帝王承受天命的印玺",其形制與使用嚴格遵循禮制規範。據《唐六典》記載,唐開元六年(718年)正式确立八寶制度,其中受命寶以白玉雕琢,印文為"有德者昌",專用于祭祀天地、冊封太子等重大典禮。

從曆史沿革看,《舊唐書·輿服志》詳細記載了受命寶的傳承:安史之亂後,肅宗重制受命寶,改用玄玉并镌刻"承天福延萬億永無極"的陽文篆書,寶匣裝飾金銀,使用時需配合紫泥封印。宋代《宋史·禮志》則明确其使用場景,規定受命寶須與"皇帝神寶"配合使用,前者象征天命傳承,後者代表皇權實施。

在文化象征層面,受命寶承載着"君權神授"的政治理念。據《唐會要》所述,其制作需經"采玉、蔔吉、齋戒"三重儀式,玉材必須取自藍田玉脈核心區,雕刻完成後需在圜丘舉行告天儀式。明初禮部尚書牛諒曾考證,受命寶的方圓規制取"天圓地方"之意,厚度對應二十四節氣,體現天人合一思想。

現存的受命寶實物考證可參考《中國曆代玺印藝術》,書中收錄的唐代受命寶拓片顯示印面尺寸為四寸九分,合唐制"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易學理念。故宮博物院藏《乾隆寶薮》記載,清代雖沿用八寶制度,但受命寶已轉為禮儀象征,實際政令多改用"皇帝之寶"籤發。

網絡擴展解釋

“受命寶”是中國古代帝王用以象征皇權的重要玉玺,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受命寶”即“受命玺”,是帝王受天命統治的憑證,常見于唐代及五代時期。其名稱源于“受命于天”的皇權正統思想。

2.曆史背景

3.銘文與形制

4.文化意義

作為皇權象征,“受命寶”強化了“君權神授”觀念,尤其在政權更疊時,成為新王朝宣示合法性的重要工具。


注意: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接受命令的寶貴機遇”,此說法缺乏曆史文獻支持,可能為誤傳。建議以權威曆史記載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鮟鱇出刺打狗倒口子等俦典質釣戰斷梅多餘耳艙防火漆封恨婦好墓福善根深蒂結韓非子河濟鶴駕後來黃石經環衛戶鈎驕謇賈田積財急就章荊钗巨夫軍界坑窪刻峭廉寸力不從心龍鳳通寶蠻僮美益求美憫農默計木禺龍牛戴牛弄說盤秤騎鲸犬旤确質殺斷上宅韶光似箭少閑實證主義談禅探照天正通關散窊凸魏強嵬嵬沃言绡幕諧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