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克破的意思、克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克破的解釋

戰勝,擊潰。 宋 曾鞏 《南蠻策》:“有兵已克破,赦而受之, 鹹平 之間, 曹克明 之收 撫水 是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克破"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

一、語義解析

"克"本義為"戰勝、攻下"(《說文解字》:克,肩也),引申為完成、攻克;"破"指擊潰、突破(《玉篇》:破,解離也)。二字複合後強調通過武力或謀略徹底擊潰敵方防禦,常見于軍事語境。例如: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報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别無大将……衆官盡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教'将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遂退軍。孔明撫掌而笑,衆官無不駭然。"(《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

此戰例雖未直用"克破",但生動體現"以謀克敵"的戰術精髓。

二、典籍用例

該詞多見于明清小說及史書:

  1. 《水浒傳》第六十七回:"宋江克破大名府,救出盧俊義、石秀。"
  2. 《明史·太祖本紀》:"徐達克破元大都,元順帝北遁。"
  3.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回:"楚莊王克破庸國,拓地千裡。"

三、現代轉化

當代漢語中,"克破"多被"攻克""擊潰""突破"等詞替代,但仍保留在成語"克敵制勝"及圍棋術語"破眼克敵"中,喻指解決關鍵難題。例如:

"科研團隊曆時三年,終于克破芯片散熱技術瓶頸。"(《人民日報》2023年科技版報道)


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第3卷第102頁,"克"字釋義。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23:第739頁,"破"字引申義項。
  3. 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明史》卷三十二,太祖本紀二。

網絡擴展解釋

“克破”是一個文言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戰勝、擊潰,尤其在軍事或對抗性場景中使用。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1. 詞義
    “克”指攻克、制勝,“破”指擊潰、破壞,組合後表示通過武力或策略徹底擊敗對方。如《南蠻策》中“有兵已克破”即描述軍隊成功擊潰敵人。

  2. 語境應用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曆史叙述,強調對敵方陣地、勢力的全面突破。例如:“旬月之間,克破星等”。


擴展解析


例句與出處

  1. 古籍例證
    宋代曾鞏《南蠻策》記載:“曹克明之收撫水是也”,描述将領曹克明通過軍事行動收複失地。
  2. 現代延伸
    可引申為克服重大困難,如“克破技術瓶頸”,但此用法較少見。

“克破”屬于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曆史或文學作品中仍可見其身影。如需更多例句或詳細出處,可參考《南蠻策》等古籍或相關詞典(來源:、2、5、8、9)。

别人正在浏覽...

安家立業徧安抃儛别嘴踣鹿塵侶叱石成羊待古當生大親登實抵足東京六姓阿世取容逢接奉率負虧割酒根熟構屯貴農賤商牯子好死毀诋悔其少作穢蕪江雪緝訪饑渴九湃疾足先得褲子厲心慮無缦立卯酒眇緜密要莫斯科乾脆利索遣閑欽依群國人均申陳神耀射線侍射手剙衰殘戃慌陶植鍮石駝員文契文儒鄉傩相書纖殺險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