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克破的意思、克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克破的解释

战胜,击溃。 宋 曾巩 《南蛮策》:“有兵已克破,赦而受之, 咸平 之间, 曹克明 之收 抚水 是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克破"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

一、语义解析

"克"本义为"战胜、攻下"(《说文解字》:克,肩也),引申为完成、攻克;"破"指击溃、突破(《玉篇》:破,解离也)。二字复合后强调通过武力或谋略彻底击溃敌方防御,常见于军事语境。例如: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报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众官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遂退军。孔明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此战例虽未直用"克破",但生动体现"以谋克敌"的战术精髓。

二、典籍用例

该词多见于明清小说及史书:

  1. 《水浒传》第六十七回:"宋江克破大名府,救出卢俊义、石秀。"
  2. 《明史·太祖本纪》:"徐达克破元大都,元顺帝北遁。"
  3.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楚庄王克破庸国,拓地千里。"

三、现代转化

当代汉语中,"克破"多被"攻克""击溃""突破"等词替代,但仍保留在成语"克敌制胜"及围棋术语"破眼克敌"中,喻指解决关键难题。例如:

"科研团队历时三年,终于克破芯片散热技术瓶颈。"(《人民日报》2023年科技版报道)


权威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第3卷第102页,"克"字释义。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23:第739页,"破"字引申义项。
  3. 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明史》卷三十二,太祖本纪二。

网络扩展解释

“克破”是一个文言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战胜、击溃,尤其在军事或对抗性场景中使用。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1. 词义
    “克”指攻克、制胜,“破”指击溃、破坏,组合后表示通过武力或策略彻底击败对方。如《南蛮策》中“有兵已克破”即描述军队成功击溃敌人。

  2. 语境应用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历史叙述,强调对敌方阵地、势力的全面突破。例如:“旬月之间,克破星等”。


扩展解析


例句与出处

  1. 古籍例证
    宋代曾巩《南蛮策》记载:“曹克明之收抚水是也”,描述将领曹克明通过军事行动收复失地。
  2. 现代延伸
    可引申为克服重大困难,如“克破技术瓶颈”,但此用法较少见。

“克破”属于较为生僻的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历史或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其身影。如需更多例句或详细出处,可参考《南蛮策》等古籍或相关词典(来源:、2、5、8、9)。

别人正在浏览...

白鹞子抱石标叉鼈珠部者蚕精程序动作吹荡除幕次题抵充蝶泳帝掖冬夫凡聋干胏诟龟呼天归煞过化酣纵黑货弘阔讙譊活路饯道降格翦爪交引库接笋吉光片羽羁检今王箕颍开锣喝道克的旷别乱军剹流履新懋长马趴眉眼高低闷闷不乐冥奥潘天寿扑旂青滂摄守世次事目试士石燕松闲酸苦潬潬田获题红叶廷策微闻邪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