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枯滅的意思、枯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枯滅的解釋

消滅盡。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江蘇民清軍交戰清方檔案》:“ 張 軍如未枯滅,設法告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枯滅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一、核心釋義

指事物因失去生命力而徹底消亡,強調從枯萎到寂滅的完整過程。

例證:

草木遇旱則漸枯,終至枯滅;燈火油盡則光枯,瞬息枯滅。(《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二、單字溯源

  1. 枯:
    • 《說文解字》釋為“槀也”,指草木失水幹萎;
    • 引申為幹涸、衰敗,如“枯河”“枯骨”。
  2. 滅:
    • 《說文解字》注“盡也”,本義為熄滅(如“滅火”),後擴展為消亡(如“滅絕”)。

      二字疊加強化“由衰至亡不可逆”的語義(《古代漢語詞典》)。

三、文化引申

佛教典籍中,“枯滅”暗喻超脫生死輪回的涅槃境界:

“煩惱如薪,智慧如火,薪盡火熄,謂之枯滅。”(《大智度論》卷五,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說文解字注》,許慎/段玉裁,中華書局,2013年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4. 佛教經典《大智度論》(鸠摩羅什譯)

網絡擴展解釋

“枯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消滅盡”,強調徹底消失或完全消亡的狀态。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解釋:

1.基本釋義

“枯滅”指事物被完全消滅、不複存在,通常用于描述徹底消亡的過程或結果。例如在曆史文獻中,曾出現“張軍如未枯滅,設法告之”的用法(、),這裡的“枯滅”指軍隊被徹底殲滅。

2.詞源與結構

3.使用場景

多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例如描述戰争、勢力消亡等場景。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屬于較為書面化的表達(、)。

4.相關拓展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詞的具體用例或演變脈絡,可參考《辛亥革命》相關史料或漢語詞典中的詞條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拌嬌瀑溜被襆兵房廠休程歇出嫁湊趣錯讀抵飾扶夾概志槁幹乖别光前裕後寡人之疾顧左右而言他壞戶歡釋蝴蝶家諱将領焦化寄愁急斂暴征金剛鑽酒棗,酒棗兒稷雪匮絕哭窮棱坎冷突離袂龍廟龍幰輪王緑片墨杜薩鳥雀凝明匍匐前進阡巷青牛翁烿烿瑞羽上舉少帝沙羽慎默虱官收科死産司號員四靈素來鐵簾提省瓦鼎晩晴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