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屈柔的意思、屈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屈柔的解釋

曲意柔順。 漢 劉向 《列女傳·柳下惠妻》:“屈柔從容,不強察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屈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含義
    屈柔指曲意柔順,即在面對壓力或權威時,通過妥協、順應而非對抗的方式應對。它強調在逆境中保持柔軟、靈活的态度,既有“屈服”的被動性,也包含“柔韌”的適應性。

  2. 出處與文獻依據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劉向的《列女傳·柳下惠妻》:“屈柔從容,不強察兮”,描述柳下惠之妻以柔順從容的姿态處世,不強行苛察。另在《韓詩薛君章句》中也有提及,形容德才兼備者的進退有度。

  3. 使用場景與情感色彩

    • 中性偏消極:多用于描述因外界壓力而違背本意的順從,如“屈柔從俗”。
    • 特定褒義語境:若強調靈活應對而非懦弱,則帶有智慧色彩,例如形容“手掌屈柔自如”表現虔誠祈求。
  4. 近義與反義詞

    • 近義詞:委曲求全、柔若無骨
    • 反義詞:甯折不彎、剛正不阿
  5. 例句參考

    • 古例:“屈柔從容,不強察兮”(《列女傳》)。
    • 今用:“他屈柔處世,化解了矛盾”。

提示:該詞需結合語境理解,既可體現生存智慧,也可能暗含妥協性,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情感傾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屈柔的意思

屈柔(qū róu)是一個詞組,由“屈”和“柔”兩個漢字組成。屈柔的意思是指在遇到困難、壓力或挫折時能夠屈從、順從、柔軟地改變自己的态度或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屈的部首是屍,屈柔的部首是木。屈字的筆畫數是7,柔字的筆畫數是9。

來源和繁體

屈柔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荀子·勸學》:“馮至曰:‘夫邪惡之人,有過則改,其柔可知也。’”這句話中的“柔”指代能夠屈從、順從的态度。

在繁體字中,屈柔分别寫作「屈」和「柔」,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屈字在古時候是“儒口從屍”,柔字是“以刀從勺”。這些寫法是在隸書和篆書時期出現的,現代使用的楷書則對這些字的形狀進行了規範和統一。

例句

1. 雖然她遇到了很多挫折,但是她始終保持屈柔的态度,沒有放棄。

2. 他在公司裡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他總是能夠屈柔地與同事合作,解決問題。

組詞

屈柔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

1. 屈曲(qū qū):指屈身曲背,屈伸身體。

2. 柔和(róu hé):指溫文爾雅、溫和的氣質或态度。

近義詞和反義詞

屈柔的近義詞是屈從、忍讓,反義詞是倔強、固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