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萬物。《隋書·音樂志中》:“和氣洽,具物滋。”
(2).謂所備祭品。指酒牲食具等祭物。 唐 于邵 《唐釋奠武成王樂章·迎俎酌獻》:“五齊絜,九牢碩,梡橜循,罍斝滌,進具物,揚鴻勣。”
“具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萬物
指世間所有事物,常用于描述自然或社會的整體存在。例如《隋書·音樂志中》記載:“和氣洽,具物滋”,意為和諧之氣交融,萬物得以繁盛。
祭品
特指祭祀時準備的酒、牲口、食具等物品。唐代于邵在《唐釋奠武成王樂章·迎俎酌獻》中提到:“進具物,揚鴻勣”,即通過獻上祭品來彰顯功績。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優先參考權威古籍用例。
《具物》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作動詞,表示具備、擁有某種具體的東西或物品。它也可以用于描述具體的存在、具備某種屬性。
《具物》從字形上來看,包含了三個部首和五個筆畫。
部首:
1. 豆部(豆字頭)
2. 攴部(攴字頭)
3. 片部(片字旁)
筆畫數:5
《具物》的繁體字為「具物」。該字的來源較為簡單,由「具」和「物」兩個字組合而成。
古代漢字的寫法隨時間的變遷而有所不同。在古時候,「具」的字形可能并不完全一樣,而「物」則相對較為穩定。這使得「具物」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細微差異。
以下是一些使用「具物」的例句:
1. 他手中具物,讓人感到心中充滿了安全感。
2. 這個展覽館具物齊全,展示了許多珍貴的藝術品。
3. 這幅畫具物生動,令人仿佛置身其中。
組詞:具體、具備、具備條件、具體表現、具體情況。
近義詞:具有、擁有、有、具備。
反義詞:失去、無、缺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