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人才。《漢書·史丹傳》:“若乃器人於絲竹鼓鼙之間,則是 陳惠 李微 高於 匡衡 ,可相國也。” 顔師古 注引 如淳 曰:“器人,取人器能也。” 唐 劉禹錫 《董氏武陵集紀》:“兵興以還,右武尚功,公卿大夫以憂濟為任,不暇器人於文什之間。”
“器人”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如下:
“器人”指選拔人才或根據才能任用人才,強調根據個人的能力、特長進行選拔。例如《漢書》中提到“器人於絲竹鼓鼙之間”,意為在音樂領域選拔有才能的人。
《漢書·史丹傳》
原文提到通過音樂才能選拔人才:“若乃器人於絲竹鼓鼙之間,則是陳惠、李微高于匡衡,可相國也。”
注:顔師古引如淳的注解“取人器能也”,進一步說明“器人”即根據才能任用。
唐代劉禹錫的《董氏武陵集紀》
文中提到戰亂時期重視軍事才能,無暇在文學領域選拔人才:“不暇器人於文什之間”。
“器人”是古代對人才選拔的專稱,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研究古文時建議參考《漢書》《全唐文》等原始文獻,避免與現代詞彙混淆。
《器人》是由“器”和“人”兩個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指具備人工智能和自主行動能力的機器人。
《器人》的拆分部首是“口”和“人”,分别代表着物品和人類。其中,“器”的部首是“口”,筆畫數為3;而“人”的部首為“人”,筆畫數為2。
《器人》一詞的來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測它是由“器械”和“機器人”這兩個詞合成而來。在現代科技逐漸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為了更準确地描述具有人工智能和自主行動能力的機器人,創造了這個新詞。
《器人》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器人」。
古代漢字書寫方式不同于現代,所以在古代常使用的《器人》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古時候《器人》的寫法為「器人」。
1. 這款《器人》能夠自主清掃地闆。
2. 智能化的工廠使用了許多《器人》代替人工操作。
1. 器械人
2. 機器人
3. 人工智能
4. 自主導航
5. 人形機器
智能機器、自主機器、智能化機器
人類、自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