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正的意思、地正的詳細解釋
地正的解釋
我國古代曆法之一。指 殷 代以丑月(夏曆十二月)為正月的曆法。 漢 班固 《白6*虎通·三正》:“十二月之時,萬物始牙而白。白者陰氣,故 殷 為地正,色尚白也。”《禮記·檀弓上》“ 殷 人尚白” 鄭玄 注“以建丑之月為正” 唐 孔穎達 疏:“ 殷 質法天,而為地正。”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衛靈公十三》:“其説備於 劉歆 《三統曆》。古時疊用此法, 夏 則改 堯 舜 所用 顓頊 之地正,而復上古之人正也。”參見“ 三正 ”。
詞語分解
- 地的解釋 地 ì 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地球上的一個區域:地區。此地。 建築材料鋪成的平面:地闆。地毯。 所在空間或區域的部位:地點。目的地。 人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 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見地。境地。心地。 底子:質地。 天
- 正的解釋 正 è 不偏斜,與“歪”相對:正午。正中(峮 )。正襟危坐。 合于法則的:正當(刵 )。正派。正楷。正規。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義。正氣。 恰好:正好。正中(恘 )下懷。 表示動作在進行中:他正在開會。 兩者相對,好的、強的或主要的一方,與“反”相對,與“副”相對:正面。正本。 純,不雜:正色。正宗。正統。純正。 改去偏差或錯誤:正骨。正誤。正音。正本清源。 圖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地正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地正”是中國古代曆法中的一個術語,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1.基本定義
地正指殷商時期采用的曆法制度,以丑月(即夏曆十二月)作為一年的正月。這一曆法屬于“三正”體系的一部分,與夏代的“人正”(以寅月為正月)、周代的“天正”(以子月為正月)并列。
2.曆史背景與依據
- 陰陽五行關聯:殷商尚白,因白色象征陰氣,而十二月(丑月)萬物初生、陽氣未盛,符合“地”屬陰的特性,故稱“地正”。
- 文獻記載:漢代班固《白虎通·三正》提到:“殷為地正,色尚白”,唐代孔穎達在《禮記》注疏中也解釋了殷曆以建丑之月為正月的依據。
3.“三正”體系中的定位
“三正”是夏、商、周三代不同的正月設定:
- 夏(人正):寅月(夏曆正月),順應農耕;
- 商(地正):丑月(夏曆十二月),象征大地;
- 周(天正):子月(夏曆十一月),對應天象。
4.學術讨論
清代學者王夫之在《讀四書大全說》中進一步分析,指出夏代曾改革颛顼曆的“地正”,恢複更早的“人正”傳統。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原文或曆史細節,可參考《白虎通·三正》《禮記》注疏等古籍,或查閱網頁中的具體引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地正(dì zhèng)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地面平整或地勢平坦。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 "土" 和 "正"。其中 "土" 表示土地,而 "正" 則表示平直。根據五筆輸入法的筆畫順序,"地正" 的筆畫數分别為 3 和 5。
"地正" 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的寫法,繁體為 "地正"。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繁體字在形狀上更為複雜。現代漢字的簡化使得字形更加簡潔易寫,所以現在一般使用簡體字。
以下是幾個關于 "地正" 的例句:
1. 大片的太陽花在地正茂盛地生長着。
2. 這塊地正適合建設新房子。
3. 農民們仔細地耕作,保持着土地的地正。
一些與 "地正" 相關的組詞有:地面、正直、正直等。
"地正" 的近義詞可以是:平坦、平整、齊整。
"地正" 的反義詞可以是:高低不平、崎岖不平。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