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具位的意思、具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具位的解釋

(1).具瞻之位。指三公宰相。語本《詩·小雅·節南山》:“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後令》:“ 宣德皇後 敬問具位。”參見“ 具瞻 ”。

(2).徒居官位,充數。《新唐書·蘇味道傳》:“然其為相,特具位,未嘗有所發明,脂韋自營而已。”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十一:“臺諫之臣,默默具位而不敢言事,至於規避百為,不敢居是職事。”《遼史·逆臣傳中·蕭革》:“ 革 怙寵專權,同僚具位而已。”

(3). 唐 宋 以後,官吏在奏疏、函牍或其他應酬文字上,常把應寫明的官職爵位寫作“具位”,表示謙敬。 宋 範仲淹 《上時相議制舉書》:“月日,具位某,再拜上書於昭文相公閣下。” 宋 蘇轼 《祭大覺禅師文》:“維年月日,具位 蘇軾 ,謹以香茶蔬果,緻奠故 大覺禪師 器之 之靈。” 宋 王安石 《上時政疏》:“年月日,具位臣某,昧死再拜上疏尊號皇帝陛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具位在漢語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空占職位,居其位而不謀其事。該詞屬古漢語用法,現代較少使用,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字面分解

    “具”指具備、占有,“位”指職位、官位。組合後強調形式上占據職位卻未履行實質職責的狀态。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修訂版)

  2. 引申義

    形容虛有其名、敷衍塞責的行為,含貶義。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對官員怠政的批評。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第2版)


二、典籍用例


三、現代關聯用法

現代漢語中,“具位”一詞已罕見,但“屍位素餐”(出自《漢書·朱雲傳》)與其含義高度重合,均指居位食祿而不履職。例如:

“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屍位素餐。”

來源:《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四、語義辨析

需區别于近義詞“濫竽充數”(強調無才充數)、“玩忽職守”(側重失職後果)。“具位”更聚焦于“占位不作為”的靜态行為,而非能力不足或具體過失。

來源:《漢語近義詞辨析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具位”是古漢語中對占位不履職現象的精準概括,現代雖罕用,但其批判精神仍存于“屍位素餐”等成語中,成為反思官僚作風的語言遺産。

網絡擴展解釋

"具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不同曆史語境中有多層含義:

  1. 高位官職的象征 指三公宰相等顯赫職位,源自《詩經·小雅·節南山》中"民具爾瞻"的典故,表示民衆仰望高位者。南朝任昉《宣德皇後令》中的"敬問具位"即用此意。

  2. 虛占官位的貶義 唐代《新唐書·蘇味道傳》記載"然其為相,特具位",批評蘇味道擔任宰相卻無所作為,僅充數而已。

  3. 公文謙稱的用法 唐宋時期官吏在奏疏、信函中為表謙遜,将實際官職寫作"具位"。如範仲淹《上時相議制舉書》開頭"具位某,再拜上書"即此用法。


詞義演變:從最初表達對高位的敬意,逐漸衍生出對屍位素餐者的諷刺,最終演變為公文中的固定謙辭。建議通過《全唐文》或宋代奏章原文進一步考察實際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百舌鳥跋履山川般旋邊塞飙烨玻璃絲參和硩蔟侈袤從狙麤懆單峯駝丹簡地盤東北楯檻鳳凰皂隸婦使嘎巴溜脆工架黃絲虎口拔須湔灑建築學驚矯決鬥科臬愧辱蠟牋撈一把纍黍良綏靈椿麻荄賣祖門房鳴放憫貧目不暇接傩鼓般遊缥李剖腹産凄冽蚙窮畦畹燃灰惹翻腮龐滲雜漱盥儵昱填格天晷往程文人學士污塗遐年縣師邪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