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子名。 晉 陸機 《果賦》:“ 中山 之縹李。”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下:“ 中山 有縹李,大如拳者呼仙李。” 南朝 梁 蕭統 《謝敕赉城邊橘啟》:“ 暉章 縹李,豈止稱於 晉 世; 上林 美棗,非獨高於 漢 日。”
“缥李”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釋義如下:
拼音:piāo lǐ(根據高權威性來源,部分文獻注音為piǎo lǐ,如,但現代常用讀音為piāo lǐ)。
基本釋義:
指一種果子的名稱,屬于李子的品種。根據晉代陸機《果賦》和南朝梁代任昉《述異記》的記載(),缥李産于中山(古地名),果實大如拳頭,又被稱為“仙李”,可能因其形态或品質獨特而得名。
文獻出處:
補充說明:
“缥”本意為淡青色,可能形容該李子表皮顔色青白或淺淡。其名稱和記載多見于南北朝文獻,後世較少使用,推測為古代地方性特色果品(綜合-4)。
《缥李》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思是形容東西隱約不清的樣子,不容易看清楚或辨認。也可以形容某種感覺或情緒的不真實或飄渺。
《缥李》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缶并,其中缶是一個漢字,代表的是一個容器。拆分後的筆畫有16畫。
《缥李》是從古代文學作品《洛神賦》中的一句詩句中引用而來。《洛神賦》是魏晉時期文學家曹操創作的一篇賦文,其中描述了洛河岸邊洛神和各種美麗景物之間的情景。這句詩句中用到了《缥李》來形容洛神身上的衣物輕盈飄逸的特點。
《缥李》這個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為「縹李」。
根據古代漢字的發展變化,古時候《缥李》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
1. 那個故事裡的女主角總是給人一種《缥李》般的感覺,讓人難以捉摸她的真實心思。
2. 在迷霧彌漫的早晨,山嶽在《缥李》中若隱若現。
組成《缥李》這個詞的字的組詞:缥缈、李逵。
與《缥李》意思相近的詞語:朦胧、飄渺、虛幻。
與《缥李》意思相反的詞語:清晰、真實、明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