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凄怆寒冷。 明 何景明 《田園雜詩》之一:“膏疇矧豐蔚,積潦復凄冽。”
凄怆寒冷;悲涼。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桑林鬱藹,無補柏木之凄冽;膏壤帶郭,無解 黔敖 之蒙袂。” 宋 柳永 《塞孤》詞:“瑤珂響、起栖鴉,金鐙冷,敲殘月,漸西風緊,襟袖凄冽。” 郭沫若 《孔雀膽》第四幕:“﹝發出凄冽的笑聲﹞啊哈哈哈哈, 阿奴 呀,你現在可以瞑目了吧。”
以下是“凄冽”一詞的詳細解釋,綜合權威來源整理而成:
該詞多見于文學作品中,兼具感官與情感的雙重沖擊,需結合語境體會其深層意蘊。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來源或古籍引用,可查閱相關文學典籍或詞典原文。
《凄冽》是一個形容詞,意為寒冷、寂寞、凄涼等。用來形容天氣或環境的冷酷和無情。
《凄冽》這個詞的部首是冫,拆分後的筆畫為10畫。
《凄冽》是由兩個漢字組成,最早來源于古代漢語。在繁體字中,凄寫作淒,冽寫作冽。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凄和冽的寫法略有不同。凄的古代寫法中,上方為女,下方乃為心,表示女子内心憂傷。冽的古代寫法中,上方為少,下方則為冰,表示很少的冰,指寒冷。
1. 冬天的北方經常風雪交加,寒風凄冽,讓人感到非常寂寞。
2. 地球上的南極氣候極其凄冽,幾乎沒有生物能在那裡生存。
3. 他孤身一人在這個凄冽的世界中苦苦掙紮,卻始終保持着堅強的信念。
1. 凄楚(形容傷心悲苦)
2. 冷凄(形容寒冷凄涼)
3. 凄然(形容悲傷凄涼的樣子)
4. 凄婉(形容音樂或歌聲悲涼)
1. 寒冷
2. 凄涼
3. 寂寞
4. 絕望
1. 溫暖
2. 熱烈
3. 熱鬧
4. 歡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