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腮龐的意思、腮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腮龐的解釋

面頰,面容。 元 關漢卿 《玉鏡台》第一折:“我這裡端詳她那模樣,花比腮龐,花不成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腮龐,漢語詞彙,指人的面頰、臉龐,尤其側重于面部兩側靠近下颌的部分。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分析:

一、核心釋義

  1. 面部兩側區域

    指人臉部左右兩側,耳前至下颌的部位,即俗稱的“腮幫子”。該區域與咀嚼、表情等生理功能密切相關,是面部輪廓的重要組成部分。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6卷,第944頁)

  2. 引申指整體臉龐

    在文學語境中常擴展指代整個面部輪廓或臉型,如形容“圓潤的腮龐”“清瘦的腮龐”。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123頁)

二、字源與構成分析

三、文學應用示例

古典文學中多用于描寫人物樣貌,如:

“她兩腮龐泛着紅暈,似初綻的桃花。”

此類用法突出面部神态或氣色,增強形象感染力。

來源:古典文學描寫範式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

四、相關辨析

權威參考依據: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
  2.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年
  3. 《漢字源流精解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

網絡擴展解釋

“腮龐”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人的面頰或面容,常見于古典文學語境。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腮龐”指人的面頰或整體面容,常通過比喻手法突出面部特征。例如元代關漢卿在《玉鏡台》中寫道:“花比腮龐,花不成妝”,用花比喻女子面容的嬌美。

  2. 字義分解

    • 腮(sāi):指臉頰下半部分,俗稱“腮幫子”,是面部的重要部位。
    • 龐(páng):此處取“臉盤”之意,代指整個面部輪廓。
  3. 文學出處與用法
    該詞多見于元曲及古典詩詞,如《玉鏡台》中的例句,通過“花”與“腮龐”的對比,生動描繪人物容貌的豔麗。

  4. 相關擴展

    • 近義詞:面頰、臉龐、臉頰。
    • 結構特點:由“腮”(左右結構)和“龐”(半包圍結構)組成,屬于偏正結構的複合詞。
  5.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腮龐”,更多以“腮幫”“面龐”等詞替代,但在古典文學研究或詩詞創作中仍具參考價值。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相關文獻,可參考《玉鏡台》原文或滬江詞典的詳細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八國聯軍擺平白青傍訊伴舞報仇雪恨八音琴卞嚴蛂蟥璧人草船借箭長年累月齒論丑态畢露戴任的溜圓董正風流博浪峰穎覆國孤唳紅燒華名黃巴巴黃塵變架落簡單明了劍器叫驢經畫金縷曲禁侍就舉軍須懇求刻霧裁風來者可追楞頭青略人美猴王末學新進俳诙否泰前文人乞匄清泠清聲榮燕十八子私忿提壺蘆僮訟威約無緖夏禮湘妃墓屃奰犀表膝膕